2023版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学科(学科代码:0303)
一、学科简介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学科,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古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三个阶段。约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社会学各主干学科相继传入中国。经过近40年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的深度探索之后,国内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领域广泛、学科知识体系相对成熟、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相对完整的社会科学学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社会运行、社会变迁。社会学及其各主干学科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学说和理论流派。
社会学学科的历史可追溯到1945年原国立西北农学院“农村社会学”课程组。1998年招收本科生,2003年招收研究生,2019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聚焦城乡社会发展,形成了农村社会学、城乡社会治理、乡村社会史等学科方向。在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农业转型与农业治理、婚姻与家庭、农村社会学本土理论挖掘、质性社会学方法建构与实践应用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
二、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三农”情怀深厚;掌握坚实的社会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社会学分支学科知识、熟练掌握社会学研究方法与调查研究技能;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能够从事专业性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调查、社会发展评估与预测、社会政策制定等社会学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学术修养,博学明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扎实学术研究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掌握社会学理论,熟悉社会学研究前沿;
2.掌握高级统计分析及质性研究方法;
3.能应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进行调查设计、组织开展社会调查、能够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
4.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精神,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强烈兴趣;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
四、主要研究方向
(一)覆盖二级学科及代码
社会学(030301 );人口学(030302 );人类学(030303 );民俗学(030304)。
(二)研究方向
社会学、人口学、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人类学
五、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为 3年,最长不超过4 年。申请延期或提前毕业者按照《 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执行。
六、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需完成课程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公共课7学分、学科专业必修课10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1学分。以同等学力或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本科高年级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
七、培养基本环节及考核要求
(一)论文开题(2学分)
1.开题时间
研究生论文开题应在入学后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到论文答辩时间间隔(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2.开题报告学术要求
(1)所有拟在本学位授权点取得毕业证或学位证书的硕士研究生,须在修完本培养方案中要求的课程最低学分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选题应符合培养方案中设计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或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导师是研究生开题论证工作第一负责人。
(2)研究生开题论证必须撰写开题报告,并按照学校、学院规定的模板和格式排版及打印。
(3)研究生开题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①选题依据(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献评价等);②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学术问题;③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论文基本框架、所需要的工作条件等);④预期成果、创新之处;⑤工作进度安排及经费预算(工作进度安排、经费预算);⑥参考文献。
(4)学科点鼓励研究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研究方法必须与研究内容保持一致;开题报告必须有较为系统的论文框架,原则上要细化到三级标题;参考文献原则上不低于50个,且有10%左右的外文文献;预期成果须明确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包括成果形式、成果规模(如字数)、成果的大致完成时间等信息;开题报告原则上不少于1万字。
3.开题论证的组织和流程
(1)研究生开题论证由学科点统一组织,成立开题论证小组,并报经学院审核同意。开题论证小组一般由5名或7名专家组成,成员应为研究生导师或高级职称人员,成员中至少有 1 名校外同行专家或校内另一相近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导师,组长必须由我校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生导师担任。开题论证小组设开题秘书1人,由教学科研人员担任,不参与有关事项的表决。
(2)开题论证原则上须由研究生本人在开题论证会上作出汇报,特殊情况可报请学院商议后决定。参加开题的研究生,须在正式开题论证2天前,将纸质的开题报告打印稿提交给开题论证小组秘书。
(3)开题论证流程按照学校、学院和学科点相关规定进行。
(4)开题论证结果由小组全体成员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认定为开题报告通过。提交的纸质版开题报告须经研究生导师签字确认。
4.开题论证未通过者,研究生应根据开题论证小组意见修改开题报告, 3个月后方可重新申请开题。
5.研究生学位论文一经开题,研究内容不得进行重大变更。如果研究方向变更、论文题目更换、研究对象变化、论文框架重建等,研究生须重新申请开题。
6.研究生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并按要求提交开题报告,获得2个学分。
(二)中期考核(2学分)
1.研究生论文开题论证通过者,应按期参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5学期结束前进行。
2.学科点按照学院要求,组织成立中期考核小组。
3.参加中期考核的研究生,须按照学校、学院关于中期考核的要求,按时参加中期考核,并按要求向中期考核小组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分修习、专业主文献阅读、文献综述、读书报告、学术论文发表、学位论文进展、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以及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设想等。
4.参加中期考核的研究生,须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中期考核总结报告、文献研究综述、读书报告(不少于4篇,每篇不低于3000字)。
5.中期考核小组根据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和阶段目标,对研究生中期考核汇报内容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分为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具体考核评价标准,执行学校、学院有关规定。
6.中期考核通过者,获得2个学分,并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中期考核暂缓通过者,3个月后可申请再次考核。中期考核不通过者,6个月后给予1次重新申请中期考核的机会。重新中期考核仍未通过者,不能获得本环节学分。
(三)学术交流(2学分)
1.考核内容与要求
(1)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0.5学分)。学院统一组织不少于2场次的学术规范与道德教育报告会。研究生听取报告并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学习心得,且经导师签字确认。
(2)学术报告或讲座(0.5学分)。研究生在读期间,须听取不少于10场次由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报告,听取报告结束后,填写《研究生学术报告活动记录表》,由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统一收集整理。
(3)学术沙龙或学术会议(1学分)。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1次相关领域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并提交学术论文,在会议上作报告;或参加不少于6次由学科点或学校、学院组织的学术沙龙,并完成学科点组织的读书会要求的相关任务。
2.审核评定
审核内容以研究生实际听取报告、完成专题讲座及学术报告活动、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国际学术会议、参加学科点组织的读书会的实际情况为准。包括学生提交的书面材料、参加学术会议的实证材料或学科点出具的证明材料等。
考核内容与要求全部完成,视为通过考核,并获得2学分。考核不合格,按学院要求再次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
(四)综合测评(不计学分)
综合测评内容和要求以《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综合测评实施方案》为准,研究生需通过综合测评。
八、学科自设培养环节及考核要求
(一)经典著作阅读(2学分)
所有拟在本学位授权点取得毕业证或学位证书的研究生,须完成学科点自设的“经典著作阅读”培养环节。
“经典著作阅读”由学科点组织实施,在研究生第一和第二学年内共完成不少于20本学科领域经典著作的阅读,并完成不少于3万字的读书报告,学科点组织专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获得2学分。
九、学位申请和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一)申请学位应获得的学术成果要求
学位论文校外盲审通过但结果不全为优秀者,或校内评审结果为通过者,学术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
1.按基本学制毕业的硕士生,学术成果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SSCI、SCI、A&HCI、CSSCI收录期刊(含以书代刊的辑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年份内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科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认定的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篇;或以第一作者(含独立作者)在普通专业学术期刊(不含增刊、副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篇。
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视同CSSCI来源期刊论文。
(2)撰写完成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科技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或被省部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前3名);或撰写完成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科技报告,获厅局级领导人肯定性批示,或被厅局级政府部门采纳(前2名)。
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的1万字以上的调研报告(不含文献综述),视为普通专业学术期刊论文(仅限1篇)。
(3)在省部级以上综合类党报、专业性报纸上发表学术性文章1篇(前2名,1500字以上)。
以第一作者在地市级综合类党报、专业性报纸上发表的学术性文章(1500字以上),视为普通专业学术期刊论文。
(4)获省部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或获厅局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或获国家一级学会成果奖(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
(5)参与出版专著、教材、科普读物,且独立完成2万字以上;或独立出版专著、教材、科普读物1部。
(6)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发表学术性文章1篇。
以第一作者在国家部委、省厅级政府网站发表学术性文章,视为普通学术期刊论文(仅限1篇)。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学术成果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在SSCI、SCI、A&HCI、CS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含1篇)。
(2)撰写完成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科技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或被省部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前2名)1次。
学术成果署名要求:学术成果必须是研究生攻读相应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以 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获得,并且内容与申请者专业方向或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
学术成果认定要求:学术成果须经正式发表、正式取(获)得或有正式用稿通知;成果的提交或发表须经导师同意;在民族语言期刊或国外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经导师推荐后,学院组织不少于2位(精通该语言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审查并出具书面意见,经院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认定。
适用学生范围:本规定从2023级硕士生开始执行,2021-2022级硕士生可参照执行。
(二)学位(毕业)论文要求
1.学位(毕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2.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正文部分(除中英文摘要、绪论、参考文献、附件、致谢等)字数原则上不少于3万字。
3.学位(毕业)论文须严格按照学校统一的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格式排版和印刷。
(三)学位(毕业)论文预答辩
1.学位授权点依据培养方案要求,在研究生修完全部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通过开题论证、中期考核、学术交流考核,满足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后,按照学院的组织部署,组织预答辩。
2.研究生参加预答辩,须经导师同意。补修课程没有修完,不能参加预答辩。补修课程须有参加考试且及格的成绩单,或者任课教师出具的、有亲笔签名的课程听课记录证明,或通过学科点统一安排的自学及考试。
3.学科点负责人召集成立预答辩委员会,并报经学院审核同意。预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参照正式答辩委员会组成要求。
4.预答辩原则上须由研究生本人进行汇报,特殊情况报请学院商议后决定。参加预答辩的研究生,须在预答辩3天前,将纸质的论文打印稿提交给预答辩委员会秘书,由秘书转送给预答辩委员会评委。
5.预答辩的流程执行学校、学院有关规定。
6.预答辩采取打分制(百分制),由预答辩委员会委员独立打分,75分及以上为预答辩通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预答辩委员会委员不得同意预答辩通过:①论文的政治立场不坚定,存在错误言论;②提交预答辩的论文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学术目的等方面与开题报告存在较大偏差;③论文完成进度未达到80%;④无故不参加预答辩;⑤未经导师同意参加预答辩。
7.通过预答辩者,仍须按照预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论文。在正式答辩时,须报告预答辩时预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论文完善的举措。
8.预答辩不通过或主动申请延迟预答辩者,执行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
(四)学位(毕业)论文校外盲审与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按照《 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工作管理办法》和《 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检测管理办法》执行,本学科点所有研究生均参加校外盲审并进行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
(五)学位(毕业)论文答辩
1.学科点在论文盲审结束后,按照学院的组织部署组织答辩,具体时间执行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要求。
2.学位论文答辩按照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统一组织。答辩委员会委员由学位授权点聘请,委员会由5人或7人组成。导师、直系亲属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
3.答辩委员会委员由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或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应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或1名校外同行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相同学科具有正高职称的研究生导师担任。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学、科研、推广人员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答辩会场安排、答辩记录及答辩意见汇总等事宜,申请人不得参与。
4.学位论文答辩前一周内,研究生应将学位论文、论文盲审意见和取得的研究成果证明材料等送达答辩委员会委员,委员应对学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论文创新点、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等做出评判。
5.学位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涉密课题除外),答辩前3天应在校园网发布公告,未经公告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无效。
6.论文答辩流程及要求按照《 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7.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相应学位。
8.硕士学位申请人首次论文答辩未通过,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1年内(不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具体细则参照研究生院有关文件执行。
9.答辩不通过或主动申请延迟答辩者,至少三个月后方能再次申请答辩。
10.研究生通过答辩后,须按照学院、学科点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11.硕士研究生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后,允许提前毕业。
十、本专业经典阅读书目
(一)中国社会学经典著作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论“三农”工作》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4、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 》
5、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 》《江村经济》《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 : 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
6、钱穆:《中国史纲》
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乡村建设理论》
8、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
9、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
10、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
11、林耀华:《金翼 : 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
12、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13、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
14、李达:《社会学大纲》
15、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
16、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
17、吴景超:《唐人街:共生与同化》
18、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9、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20、言心哲:《社会调查大纲》
21、马寅初:《新人口论》
22、许仕廉:《人口论纲要》
23、吴泽霖:《社会约制》
24、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下卷)》
25、陆学艺:《陆学艺文萃》
26、景天魁:《中国社会学溯源论》
27、李培林:《村落的终结 : 羊城村的故事》
28、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29、李友梅:《组织社会学与决策分析》
30、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31、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 : 资源、权力与交换》
32、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33、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增订本]
3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
35、吴毅:《小镇喧嚣 : 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36、折晓叶:《村庄的再造 一个超级村庄的变迁》
37、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 : 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
38、王铭铭:《社区的历程 : 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增订本)
39、庄孔韶:《银翅 : 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40、麻国庆:《家与中国结构》
4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
42、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 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修订版)
43、金耀基等:《重建中国社会学 : 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 》
44、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
45、叶启政:《社会理论的中国化建构》
46、谢湜:《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二)西方社会学经典著作
1、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自杀论》
2、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支配社会学》《宗教社会学》
3、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资本论》《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4、格奥尔格·齐美尔:《货币哲学》《大都会与精神生活》《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
5、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亲密关系的变革》
6、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实践与反思》《区隔》《男性统治》
7、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疯癫与文明》《知识考古学》《性经验史》
8、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交往行为理论》(两卷)《合法化危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9、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10、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
1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12、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精英的兴衰》
13、塔尔考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学与社会组织》
《经济与社会》
14、罗伯特·金·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15、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权力精英》
16、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
17、达伦多夫:《现代社会冲突》
18、彼得·布劳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19、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20、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
21、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22、阿尔弗雷德·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生活世界的结构》
23、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变革时代的人与社会》《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24、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个体的社会》
25、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
26、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27、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个体化的社会》
28、贝克:《风险社会》
29、贝尔:《后工业时代的来临》
30、威廉·怀特:《街角社会》
31、马塞尔.莫斯:《礼物:古代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 《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
32、拉德克里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社会人类学方法》《安达曼岛人》
33、弗朗兹·博厄斯:《种族,语言和文化》《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34、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原始人的犯罪与习俗》
35、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
36、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文化的解释》《尼加拉》
37、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石器时代经济学》
38、埃德蒙·利奇:《上缅甸诸政治体制》
39、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40、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自然象征》《制度如何思考》
41、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
42、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
43、埃里克·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44、路易·杜蒙:《阶序人》《论个体主义》
45、费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
46、西敏司:《甜与权力》
47、爱德华·萨义德 :《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
48、布洛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
十一、附表
附表:社会学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简表
学科名称 |
社会学 |
学科代码 |
0303 |
学院名称 |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
||||||||||
学习年限 |
基本学习年限3年,最长不超过4年 |
培养方式 |
全日制 |
||||||||||||
学分 |
总学分≥36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8学分,培养环节=8学分 |
||||||||||||||
研究方向 |
1. 社会学;2. 人口学;3. 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4.人类学 |
||||||||||||||
课程设置 |
|||||||||||||||
课程类别与学分要求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必修或选修 |
备注 |
||||||||
公共必修课学分=7 |
6191002 |
硕士英语 |
4 |
64 |
春、秋 |
必修 |
五选一 |
||||||||
6191003 |
硕士德语 |
4 |
64 |
春、秋 |
必修 |
||||||||||
6191004 |
硕士法语 |
4 |
64 |
春、秋 |
必修 |
||||||||||
6191005 |
硕士俄语 |
4 |
64 |
春、秋 |
必修 |
||||||||||
6191006 |
硕士日语 |
4 |
64 |
春、秋 |
必修 |
||||||||||
6181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秋 |
必修 |
|
|||||||||
6181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6 |
春、秋 |
必修 |
|
|||||||||
学科专业必修课学分 =10 |
6142007 |
科研伦理与规范I |
1 |
16 |
春 |
必修 |
|
||||||||
6143001 |
高级社会统计 |
2 |
32 |
春 |
必修 |
|
|||||||||
6142014 |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
2 |
32 |
秋 |
必修 |
|
|||||||||
6142001 |
社会学理论前沿 |
2 |
32 |
春 |
必修 |
|
|||||||||
6142002 |
人口学理论 |
2 |
32 |
秋 |
必修 |
|
|||||||||
7141001 |
学术论文写作I |
1 |
16 |
秋 |
必修 |
|
|||||||||
选修课学分 ≥11 |
7142017 |
农村社会学 |
2 |
32 |
秋 |
选修 |
|
||||||||
7142018 |
政治社会学 |
2 |
32 |
秋 |
选修 |
|
|||||||||
7142019 |
经济社会学 |
2 |
32 |
春 |
选修 |
|
|||||||||
6143002 |
质性研究方法 |
2 |
32 |
春 |
选修 |
|
|||||||||
7142020 |
文化社会学 |
2 |
32 |
秋 |
选修 |
|
|||||||||
7142005 |
人口统计分析 |
2 |
32 |
春 |
选修 |
|
|||||||||
7142021 |
组织社会学 |
2 |
32 |
秋 |
选修 |
|
|||||||||
6142003 |
社会政策理论 |
2 |
32 |
秋 |
选修 |
|
|||||||||
7142022 |
城市社会学 |
2 |
32 |
春 |
选修 |
|
|||||||||
7142008 |
农村社会政策分析 |
2 |
32 |
春 |
选修 |
|
|||||||||
7142009 |
中国社会研究专题 |
2 |
32 |
秋 |
选修 |
|
|||||||||
补修课 |
1142301 |
社会学概论 |
0 |
32 |
秋 |
|
以同等学力或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本科高年级主干课程3门。 |
||||||||
2143303 |
西方社会学理论 |
0 |
64 |
秋 |
|
||||||||||
1143304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0 |
48 |
春 |
|
||||||||||
2143306 |
社会统计学 |
0 |
64 |
秋 |
|
||||||||||
培养环节及时间安排 |
|||||||||||||||
培养环节 |
学分 |
必修或选修 |
时间安排 |
||||||||||||
1.论文开题1502 |
2 |
必修 |
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 |
||||||||||||
2.中期考核1504 |
2 |
必修 |
第4学期结束前完成 |
||||||||||||
3.学术交流1547 |
2 |
必修 |
在学期间完成 |
||||||||||||
4.综合测评1548 |
不计 |
必修 |
在学期间完成 |
||||||||||||
学科自设培养环节 |
学分 |
必修或选修 |
时间安排 |
||||||||||||
1.经典著作阅读1567 |
2 |
必修 |
在学期间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