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公共管理(代码:125200)
根据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 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相关文件规定,制定此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国际通行的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英文缩写为MPA,具有跨学科、复合型、应用性的特点。其知识结构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根据培养方向和管理领域不同,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迫切需求,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立的。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从2010年开始建设,是全国第五批MPA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立足学校涉农教育资源优势,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形成了以城乡基层公共服务与管理为特色,以培养卓越基层公共事务治理能力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格局。
二、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硕士(MPA)旨在为涉农行业、基层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以促进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
三、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学术素质、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政治素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忠于国家,忠于宪法,服务人民。学术素质: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坚决杜绝剽窃、抄袭、篡改、伪造等违反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行为。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心理素质: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要意志坚定,自信有度,能正确面对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具有宽广和包容的胸襟,乐于听取不同意见。
四、培养方向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数字乡村治理、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
五、学习年限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提前达到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规定要求的,申请可提前一年毕业。申请延期或提前毕业者按照《 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执行。
六、课程学习要求
课程学分不低于36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领域主干课15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8学分。
七、培养基本环节及考核要求
(一)论文开题(2学分)
1.论文开题论证2学分,最迟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2.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基于社会发展或本学科发展前沿,并对本学科或交叉学科发展、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生开题论证必须按照《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论证管理规定》撰写开题报告。
3.开题论证工作在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统一部署和领导下,由MPA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安排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
4.开题论证会前2周“中心”统一汇总拟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邀请有关专家就研究领域、选题可行性进行初步审定,审定不通过者必须另行调整。
5.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并签字后方可提交开题论证委员会。
6.开题论证委员会由5-7名(奇数)研究生导师或高级职称人员组成,成员中应有1名来自行(企)业的专家,开题论证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我校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生导师担任,开题研究生本人的导师可以作为开题论证委员会委员,但不能做主席。
7.开题论证采取打分制(百分制),平均分低于75分者,即视为开题论证不通过。不通过者需根据开题论证委员会意见全面修改开题报告,在3个月以后重新申请开题论证;通过但排名为后20%者,列为跟踪培养对象。
8.开题论证结束后研究生应根据开题论证委员会意见认真修改,并形成文字性修改计划经导师签字确认后备案。
9.研究生一经开题,研究内容不得进行重大变化。如果研究内容发生重大调整,研究生须重新申请开题。
(二)中期考核(2学分)
1.中期考核2学分,应在MPA课程学习结束,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后进行,最迟应在毕业半年前完成。
2.“中心”在学院统一时间范围内成立MPA中期考核小组,小组成员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研究生导师、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行业人员或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成员等组成,一般不少于5人。
3.MPA中期考核小组对MPA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课程学习、学术交流、实践研究、学位论文进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做出处理。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申请考核或延期毕业。
4.中期考核和实践研究环节考核可以合并进行。
(三)学术交流(1学分)
具体包括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教育和行业发展前沿讲座。
1.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教育。中心统一组织不少于2场次的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教育报告,研究生听取报告,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学习心得并经导师签字确认后备案。
2.行业发展前沿讲座。中心邀请行业实践单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面向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做行业发展前沿讲座。MPA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参加3-4次讲座,撰写学习报告,并在本专业学科内进行交流,经导师审查通过,签字确认后备案。
(四)实践研究(2学分)
1.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三个月的实践研究。“中心”按照“课程学习与基地实践”、“实践研究与论文工作”、“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安排组织MPA研究生的实践研究,并对学生的实践研究情况及时跟踪指导。
2.实践研究须结合开题论证内容,撰写并提交实践研究计划,按照计划完成实践研究内容,撰写实践研究总结报告(不少于5000字)。建议在公共服务管理、基层治理、基层政府管理、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进行实践研究活动和安排实践研究内容。实践研究完成后经实践单位总体考核评价,所有材料提交“中心”备案及学院待考核。
3.“中心”根据学院实践研究统一安排,成立MPA实践研究考核小组,组织安排考核小组对MPA研究生实践研究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根据研究生实践工作量、实践研究单位反馈意见、实践内容和学位论文的相关程度、实践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的综合情况等,对研究生的实践研究环节进行打分,成绩合格者获得该环节相应学分,不参加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八、自设环节及考核要求
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公共管理案例撰写并取得相应成果,经“中心”考核认定后,可折算为实践研究学分。
九、专业学位申请和学位成果答辩要求
(一)申请学位应获得的学术成果要求
按照《 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二)学位论文及答辩要求
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领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及科研、实践能力的全面反映,体现其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按照学校规定的学位论文格式撰写,并按照规定程序答辩。
1.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与公共管理实践相关,体现作者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科思维、科学理论、恰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技术难度,具有实用性、先进性。
2.论文内容
可将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作为主要内容,以学位论文形式表现。
3. 论文盲审与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按照《 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工作管理办法》和《 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检测管理办法》执行。
4.论文答辩
(1)在正式答辩前组织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采取打分制(百分制),平均分低于75分者,即视为预答辩不通过。预答辩通过者方可参加正式答辩,预答辩不通过者需延期半年重新参加预答辩。
(2)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需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并送2-3位相关专家评阅,检测合格、专家评阅通过方可参加正式答辩。
(3)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着重审查作者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作者研究的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进展,研究成果是否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或对司法实践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方可获得学位。
(4)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1-2名公共管理相关部门工作专家。
十、附表
附表: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简表
类别(领域)名称 |
公共管理 |
类别(领域)代码 |
125200 |
学院名称 |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
||||||||||||
学习年限 |
基本学习年限为 3 年,最长不超过 5 年 |
培养方式 |
非全日制 |
||||||||||||||
学分要求 |
总学分≥43学分,其中课程学分≥36学分,培养环节=7学分 |
||||||||||||||||
涉及方向 |
1.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2.数字乡村治理;3.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4.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 |
||||||||||||||||
课程设置 |
|||||||||||||||||
课程类别与学分要求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必修或选修 |
备注 |
||||||||||
公共课=5学分 |
pd6181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2 |
秋 |
必修 |
|
||||||||||
pd6141094 |
MPA英语 |
2 |
32 |
秋 |
必修 |
||||||||||||
pd6142096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
1 |
16 |
春 |
必修 |
||||||||||||
专业基础课 (领域主干课)=15学分 |
pd6142078 |
政治学 |
2 |
32 |
春 |
必修 |
|
||||||||||
pd7142079 |
公文写作 |
2 |
32 |
秋 |
必修 |
||||||||||||
pd6143026 |
社会研究方法 |
3 |
48 |
秋 |
必修 |
||||||||||||
pd6142077 |
宪法与行政法 |
2 |
32 |
秋 |
必修 |
||||||||||||
pd7142074 |
公共管理学 |
3 |
48 |
秋 |
必修 |
||||||||||||
pd7142091 |
公共政策分析 |
3 |
48 |
秋 |
必修 |
||||||||||||
专业课=8学分 |
pd7142080 |
公共财政学 |
2 |
32 |
春 |
必修 |
|
||||||||||
pd7142083 |
公共资源管理 |
2 |
32 |
春 |
必修 |
||||||||||||
pd6142022 |
公共经济学 |
2 |
32 |
秋 |
必修 |
||||||||||||
pd6142084 |
组织行为理论与实践 |
2 |
32 |
春 |
必修 |
||||||||||||
选修课≥8学分 |
pd7143081 |
案例研究专题 |
2 |
32 |
秋/春 |
选修 |
|
||||||||||
pd7142082 |
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专题 |
2 |
32 |
秋 |
选修 |
||||||||||||
pd6142085 |
政府与媒介专题 |
2 |
32 |
春 |
选修 |
||||||||||||
pd7142086 |
社区管理专题 |
2 |
32 |
春 |
选修 |
||||||||||||
pd7142012 |
公共事业管理专题 |
2 |
32 |
春 |
选修 |
||||||||||||
pd7142006 |
应急管理与数字化专题 |
2 |
32 |
春 |
选修 |
||||||||||||
pd7142089 |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
2 |
32 |
秋 |
选修 |
||||||||||||
pd7142013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2 |
32 |
春 |
选修 |
||||||||||||
pd6141091 |
素质拓展训练专项 |
2 |
32 |
秋 |
选修 |
||||||||||||
pd7142014 |
非营利组织管理 |
2 |
32 |
春 |
选修 |
||||||||||||
pd6131003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 |
2 |
32 |
秋 |
选修 |
||||||||||||
|
pd7144019 |
农村发展前沿专题 |
2 |
32 |
春 |
选修 |
|
||||||||||
|
pd7142015 |
农村公共管理专题 |
2 |
32 |
秋 |
选修 |
|
||||||||||
|
pd7142007 |
数字乡村治理专题 |
2 |
32 |
春 |
选修 |
|
||||||||||
|
pd7142008 |
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 |
2 |
32 |
秋 |
选修 |
|
||||||||||
|
pd7142009 |
公共危机理论与实践 |
2 |
32 |
春 |
选修 |
|
||||||||||
|
pd7142010 |
突发事件风险管理 |
2 |
32 |
秋 |
选修 |
|
||||||||||
|
pd7142011 |
农村公共政策前沿 |
2 |
32 |
秋 |
选修 |
|
||||||||||
培养环节及时间安排 |
|||||||||||||||||
培养基本环节 |
学分 |
必修或选修 |
时间安排 |
||||||||||||||
1.论文开题 1502 |
2 |
必修 |
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 |
||||||||||||||
2.中期考核 1504 |
2 |
必修 |
第4学期期间 |
||||||||||||||
3.学术交流 1524 |
1 |
必修 |
应参加3-4次学术交流,穿插在学习期间完成 |
||||||||||||||
4.实践研究(含三助)1549 |
2 |
必修 |
开题论证后进行,第三、四学期期间。 |
||||||||||||||
学科自设培养环节 |
学分 |
必修或选修 |
时间安排 |
||||||||||||||
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