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专家协同发力,助力合阳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学校科教资源优势,助力合阳县产业发展,近日,农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成带领农学院副院长王东教授、陈越副教授、张超副教授和资环学院李荣华教授、生命学院杜双田副教授赴合阳县开展调研,新池镇党委副书记党伟荣、副镇长苗泽平全程陪同。
张海成一行第一站来到 甘井旱作农业试验站。在查看了地里小麦长势和李立科纪念馆后,张海成表示,旱作农业是我校的研究特色,甘井地处渭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试验站自复建以来,经过4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在引领示范作用的发挥上,还需要认真设计,做好长期规划,努力将试验站建设成为一个百年老站,助力合阳小麦产业发展。
随后,张海成一行走访调研了新池镇北沟红薯脱毒苗基地、南沟有机肥厂、富源产业园区等地,就非商品薯的精深加工、有机肥产量提升和厂区建设、葡萄林下种植、小麦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张海成表示,学院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将新池镇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学院日常工作,深入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持续助力新池镇产业提质升级;新池镇要立足自身产业发展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与学校和县级包联部门的对接,梳理产业发展布局,明细产业发展重点,解决产业发展难题,确保新池镇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化药学院】前往合阳县开展调研帮扶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 10月9日至10日,由化学与药学院党委书记汪振明带队,化学与药学院班子成员、专家代表、教师党支部书记赴和家庄镇开展精准对接、技术培训等乡村振兴帮扶活动。我校挂职合阳县副县长张瑞超一同参加活动。
在我校和家庄镇中药材产业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与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专家教授、合阳县相关领导以及合阳第十三批研究生助力团一同进行了实地观摩。
一行人来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和远志专家工作站所在地和家庄镇中药材产业服务中心,实地考察了中药材种植管理情况,就药材的管护和病虫草害防治等做了现场调研。
在和家庄镇礼堂,学院中草药专家马亚团副教授结合合阳县主栽中药材品种,就新版GAP的推进与实施、药材质量控制及产品研发等为村民们作专题培训,同时围绕药农们在药材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专项指导。
随后,大家前往红色东马展示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了东马战斗革命历史,激励大家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挺膺担当、实干奋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作出更大贡献。
和家庄镇党委书记张蒙详细介绍了目前镇上中药材的种植规模、生长状况、产业发展状况及下一步发展规划,对化学与药学院在助推全镇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表示感谢。
张瑞超强调,合阳县依托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坚持中药材发展思路,近年来借助化学与药学院在教育、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有力推动了和家庄镇中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希望双方未来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合作,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汪振明指出,化学与药学院不断压紧压实帮扶工作责任,积极对接确合阳县需求,持续推动和家庄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下一步,学院将不断发挥学科优势,强化科技支撑,以化药之所能补合阳之所需,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铺路架桥”,助力和家庄镇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吕璐)
【机电学院】党建引领聚合力 科技帮扶促发展
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10月19日至20日,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组织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科级干部等赴合阳县开展党性教育暨科技帮扶活动。
学院党委书记王雄一行先后前往金峪镇沟北村、方寨樱桃产业园及学校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就当地农机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产教学研一体化推进等方面开展学习调研。在学院乡村振兴帮扶点沟北村,学院副院长、农业工程系教授姚义清,“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农业工程系教授李星恕,学院党委委员,机电工程系教授苏宝峰分别围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途径》、《高端果蔬表面激光标识溯源技术》、《新技术如何助力农业产业升级的发展,从传统农业走向智慧农业》等内容为当地村民进行了农机化技术培训,并就如何精准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细致交流。
在甘井镇李立科纪念馆和初心公园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的专题党性教育环节,团队参观了以“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为主题的李立科光辉事迹展览,重温了革命岁月中共产党人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历程。大家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是一次入脑入心的思想交流和党性锤炼,以李立科老先生为代表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不计小我、扎根基层、奉献终生,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科研精神感人至深,作为农林高校的教工党员,要主动发挥智力优势,提高服务技能,做好“三农”工作的排头兵。
机电学院始终把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汇聚校内外优势资源,有效有序推进合阳沟北村“五大振兴”。未来,机电学院将继续通过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凝心聚力,引导全体师生党员强化党性修养,勇担强农使命,在实际工作中助力乡村振兴和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王亚利 毛勇鹏)
【校团委】西农青年用实际行动服务首都乡村振兴
“农业院校的学生确实是知识储备与综合素养都非常高,在暑期实践中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新思路。”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的工作人员贾老师感慨道。
近日,我校收到一封来自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的感谢信,信中对学校及10名青年学子在暑假期间参与“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 服务首都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表示充分肯定与诚挚感谢。此次“千人百村”实践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员会、平谷区人民政府联合开展,共有来自京内外62所高校的1193名大学生深入平谷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围绕“1+4+N”社会实践体系,为期一个月高质量完成1项课题、4项特色活动、N项精品成果,推动形成50余项校地合作项目,广大青年模范践行“请党放心,强农有我”的青春誓言,赢得了广泛赞誉和良好社会影响。
我校共有来自人文学院、食品学院4名指导教师、10名本硕学生组成的两支学生实践团队赴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小辛寨村、熊耳营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电商推广、精美包装设计等服务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由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祥云、团委副书记李超指导的农耕观察家实践队紧扣“城乡融合视角下城边村社区养老困境与策略”研究主题,与镇村干部、村民、网格员等不同群体进行深入访谈,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为全面剖析城边村养老问题及发展计划建言献策。由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彦彦、团委副书记许淼杰指导的情系三农小队围绕“打造熊耳营村特色乡村全媒体传播体系,弘扬文化自信”研究主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本村的文化特色与食品产业相结合,为弘扬熊耳营村太极文化注入新力量,为平谷大桃产业发展开拓新思路。与此同时,实践队成员积极参与助农培训、电商直播、村史修订等工作,为当地村庄特色产业发展贡献个人青春力量。(李超 郎蕊)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