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服务指南» 服务指南

IPv6应用指南

发布日期:2008-12-14  作者: 来源:

下一代互联网(IPV6)应用指南

一、我校校园网采用IPv4/v6双协议栈模式接入CNGI-CERNET2,用户可以通过自动获取地址方式访问IPV6网络资源,目前访问IPV6网络资源的流量不会计费。

    请用户成功获取IPV6地址后,访问CNGI高校驻地网IPV6用户数量测试统计结果排名网站:http://www.6rank.edu.cn,力顶我校。

IPV6网络资源 :
我校对外www网站:http://www.nwsuaf6.edu.cn
 
上海交大高清视频: http://video6.sjtu.edu.cn/
 
华南理工大学: http://www.ipv6.scut.edu.cn/
 
上海交大IPv6 Web 搜索: http://search6.sjtu.edu.cn
 
上海交大IPv6 FTP搜索: http://ftpun6.sjtu.edu.cn
 
上海交大ftp服务: http://ftp6.sjtu.edu.cn
 
清华大学: http://www.tsinghua6.edu.cn
 
吉林大学IPv6论坛: http://forum.jlu6.edu.cn/
 
北京邮电大学视频: http://iptv.bupt6.edu.cn/
 
中科大电视视频: http://tv6.ustc.edu.cn/

注意事项
在使用IPV6网络时,由于我校采用IPV4/V6双栈技术,如果对端服务器或主机也支持IPV4/V6双栈,那么,用户在线视频或P2P下载文件时很可能部分流量会走IPV4,也就是会计流量计费,请用户及时关注流量变化。另外,慎装外网IPV6客户端程序,以免产生外网流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WindowsXP/Windows2003下的配置命令:
Windows2003内置了IPv6协议栈;推荐WindowsXP至少升级为SP1
1. 首先安装ipv6 协议栈


 

2、查看IPv6P地址(注意,地址开头必须是: 2001:250:1002:)


 

3、测试是否安装好ipv6协议


 

4、访问测试网站:http://www.6rank.edu.cn
5、如果没有获到正确的ipv6地址(即上面第2步检查不是以2001:250:1002:开头的地址)或者无法打开测试网站,建议关闭防火墙后执行下面命令


 

◆ Windows2000下的配置命令:
1.安装ipv6 协议栈
1)下载、安装补丁程序
如果你的机器只装了sp1 for win2000,请直接安装tpipv6-001205.exe
如果你的机器装了sp2/sp3 for win2000,请安装tpipv6-001205-SP3-IE6.zip(解压之后,运行hotfix.exe后重启计算机)。
如果你的机器装了sp4 for win2000,请安装tpipv6-001205-SP4-IE6.zip(解压之后,运行hotfix.exe后重启计算机)。

2)安装ipv6协议驱动程序
从控制面板中,进入“网络和拨号连接“中,右击“本地连接”,点击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窗口,点击“安装”按钮,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协议”,并点击“添加...”,在弹出的窗口中,你会发现“Microsoft Ipv6 Protocol”,选择这个选项,点击“确定”,tcp/ipv6协议栈安装完毕。

2、查看ipv6地址、检查ipv6协议是否安装成功的方法、步骤同 windowsXP。
3、访问测试网站:http://www.6rank.edu.cn
◆ Windows Vista 下的配置命令: 
1、vista系统默认ipv6协议是安装好的,系统会自动获取ip地址。
2.确认Ipv6地址获取是否正确


 

3、访问测试网站:http://www.6rank.edu.cn
◆ Linux下IPv6配置命令: 
Linux在内核版本2.2.0以后就支持IPv6了,可查看/proc/net/if_inet6文件是否存在以确定你的系统是否支持IPv6
如果没有,可尝试如下命令加载IPv6模组:
# modprobe ipv6
成功加载后就可以使用IPv6环境了
访问测试网站:http://www.6rank.edu.cn
附:常用IPv6相关的命令
# /sbin/ifconfig eth0 inet6 add 3ffe:ffff:0:f101::2/64 /* 添加固定IPv6地址 */
# route -A inet6 add 2000::/3 gw 3ffe:ffff:0:f101::1 /* 添加路由 */
# ping6 ipv6.sjtu.edu.cn


  

Copyright © 2005-2022  信息化管理处(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