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风采(三)|朱铭强
朱铭强,博士,2019年进入我校生物学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我校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并担任 杜仲研究所副所长、日本杜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6项,参加国际会议22次,在 Green Chemistry 、 Applied Energy 和 Bioresource Technology 等SCI/EI期刊上发表论文75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申报国家专利45项。开设有《生物能源工程与技术》和《生物环境工程与技术》等课程。
曾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青年拔尖人才和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榆林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项,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陕西省杰出青年创业奖、日本杜仲研究会优秀青年成果奖、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等个人荣誉十余项,带领研究团队荣获第三届“互联网+”全国赛金奖、第四届“创青春”全国赛金奖等团队荣誉50余项。2014年8月,刘延东副总理授予研究团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2017年7月,团队受到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和鼓励。
主要从事植物资源高值化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用于开辟生物质功能化、资源化、高值化以及循环利用的新途径:(1)创新性地建立了几种木质纤维素高值化利用的协同处理方法,阐明了木质素解离规律和机理。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技术,全面研究预处理过程中的木质素结构单元的变化,分析各结构单元间联接键的类型及比率,明确其定量结构和活性之间的关系,从而分离出高纯度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为农林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生物材料和生物燃料提供了有效的途径;(2)从杜仲资源培育模式的生理特征和次级代谢产物积累规律的关系出发,首次发现了杜仲在生长期内形态特征、光合生理、化学成分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阐明了杜仲叶林栽培模式在干旱地区推广的理论基础。创新性地将杜仲资源利用热水提取、酶水解的多步集成处理,获得杜仲精粉、杜仲多糖和杜仲胶。对促进我国杜仲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利用起到重要作用;(3)先后在陕西、新疆等地推广杜仲种植基地2万多亩,每年每亩收入超过3000元,累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6人。依托成果建成年高值化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25万吨的热解生产线,可年产2万吨木醋液、2万吨活性炭等产品。建成年产4000吨果蔬精粉功能食品生产线,系列产品远销日本等地,为加快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农民增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