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青春耕耘绘田野 智慧农业谱新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家庭农场采访纪实

作者:裴少桐/文 朱慧欣/图 来源:生命学院 发布日期:2024-08-12 浏览次数:

为深入了解家庭农场的运营模式、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并助力农业蓬勃发展。2024年8月6日, 生命学院赴陕西省榆林市产业发展调研实践团前往益康园家庭农场和马艳美家庭,开展了一次深入采访。

走进绿色田园,感受生态脉动

益康园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国平介绍,农场2016年成立,2019年开始主要从事南瓜种植。当前农场总种植面积约为900亩,主要种植贵族、金瓜、贝贝、板栗、银栗及铁球南瓜六个品种,土壤以沙土地为主,这种土壤提升了南瓜的品质,所以广受好评同时也稳定了销量。马艳美家庭农场负责人杨营回顾了农场的起步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农场从芝麻、甜瓜到桑葚的种植经历。农场于2019年建立,最初尝试种植樟子松但因市场不景气亏损严重,随后转向大棚种植。目前桑葚种植是主要经济来源,此外农场还种植西红柿、豆角等副食产品,并引进了白绒山羊实现种养结合。

绿水青山,金穗银果

益康园家庭农场中主要种植作物——南瓜,作为榆阳区认证的绿色食品,农场在种植初期选用病虫害少的沙土地,培育过程中严格控制病虫害,尽可能减少农药用量。农场始终坚持采用环保措施,如智能温室系统、精准滴灌技术以及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废弃秸秆进行生态处理,让农场的绿色生产更加高效、精准。

创新驱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为提升产量,农场选育优质种子,致力于打造高质高产等特色农产品,马艳美与益康园家庭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包括播种机、包装机及滴灌系统,并计划引进高架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总之,马艳美与益康园家庭农场在经历了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动后,正在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引进新技术等方式,以期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探寻直销新径,铺就产销之路

在谈及各特殊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时,杨营指出,尽管大棚种植效果较好,但风沙对露天桑葚的品质影响依然很大,故农场计划通过大棚改造和引进新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杨营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分发种苗和帮助拓宽销售渠道来带动周边散户增产增收。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去年部分农产品如豆角出现滞销现象,虽然冷库的使用虽有助于延长销售期,但其投入成本较高,经济收益并不客观。在市场销售方面,农场主要依靠线下渠道,通过与当地高端人士和游客建立联系来推动销售,尽力为农户打造稳定的倾销平台与窗口。

对话农场主,展望农业未来

农场积极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给予特殊农户一定照顾。刘国平认为,虽然益康园家庭农场在南瓜种植业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市场行情波动大、投入高风险高成本,故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应多增加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具体落实到农户中去,尽力提升务农人士的积极性。而面临未来诸多挑战,他对当代农业类高校学生予以厚望,强调新农人要讲情怀、求奉献、肯吃苦,期待各学子能学有所用,提出农业突破性发展的策略。

青春献给田野,梦想在绿色中绽放

通过与家庭农场的近距离接触,实践团不仅增进了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为未来投身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命学院赴陕西省榆林市产业发展调研实践团的家庭农场采访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现代农业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对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激发。未来,期待青年一代在实践中成长,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