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首页 »
乡村振兴学院»
首页»
行业动态
【人民日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实效 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23-10-12 浏览次数:
红心猕猴桃熟了。四川苍溪县亭子镇现代农业园区里,清河村脱贫户张显志干得起劲,“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我种的10亩红心猕猴桃大丰收,收入稳稳的。”
乡村产业兴旺。江西宁都县黄陂镇凤溪湾农业生态示范园里,脱贫户刘元生忙着接待游客,“好风景带来好前景,吃上‘生态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红火的好日子,印证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压紧压实责任,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领广大脱贫群众奔向富裕美好的幸福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各地区各部门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下大力气稳固脱贫基础,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走进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玲镇坚固村,美丽的黎陶村道,芳香的牛栏咖啡,宜居村庄令人陶醉。“从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点,我们坚持精准施策,用发展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固村第一书记周圣菁说,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旧房子改造成咖啡馆,利用政策资金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斑斓叶种植70多亩,村里的脱贫户每户年分红1.5万元。
党中央决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脱贫攻坚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50亿元,比去年增加100亿元。
驻村帮扶继续尽锐出战,20.96万名第一书记、56.3万名驻村工作队员接过脱贫接力棒,巩固成果加油干。
“好政策跟得紧,帮我们一家顺利渡过了难关。”陕西彬州市太峪镇新平村脱贫户成平卫去年患病住院治疗,市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帮扶措施马上跟进,消除了返贫风险。
防返贫监测帮扶全覆盖,对返贫风险户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全国约65%的监测对象消除了返贫风险,其余也都落实了相应帮扶措施。
为进一步筑牢防返贫底线,国家医保局等5部门印发通知,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各地精准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做好兜底保障,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短时性陷入贫困状态的监测户,第一时间解决基本生活和“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重要标志。各地区各部门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聚力,促进脱贫成效更可持续。
“果子甜得很,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销路不愁,这几年每年收入都有五六万元。”四川古蔺县马蹄镇马蹄社区脱贫户陈中义,种植的11亩甜橙丰收在望。依托甜橙产业,古蔺县32个脱贫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万元,2796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2万元。
古蔺县发展特色产业85万亩,培育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7个,建成村级脱贫产业园218个,实现了“乡乡有规模基地、村村有支柱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为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目前全国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去年脱贫人口人均经营净收入2098元,同比增长22.5%。
今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以上将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实施一批整体性区域性产业项目,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大力稳岗就业,脱贫群众干活有劲头、生活有奔头。
前不久,河南西峡县桑坪镇职业技能培训班结业,77名脱贫群众和动态监测对象通过结业考试,领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通过培训,我掌握了烹饪、按摩等新技能,拿到证书后工作就更稳了,工资也能跟着涨!”桑坪镇仓房村脱贫户吕时伟说。
西峡县将技能培训作为提升脱贫群众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根据脱贫群众意愿,围绕养老护理、营养餐制作等课程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培训后即可上岗。
积极扩大就业是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去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3277.9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8.7万人。今年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要实现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下一步要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在农村工程项目建设中推行以工代赈,拓展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加大对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说。
脱贫地区发展底子薄、基础差,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各地区各部门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用脱贫攻坚的“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的“致富门”。
——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汇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动能。
“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脱贫后接续助力乡村振兴成了我们的帮扶工作重点。”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哲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一林介绍,公司与项目区周边群众成立合作社,种植芒果达10余万亩。截至去年底,楚雄州共组织495个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项目609个,惠及334个村。
在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人才支持加大,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开展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为其他672个脱贫县选派产业顾问组。项目帮扶加力,9799家民营企业帮扶160个重点县,实施产业帮扶项目7725个,惠及脱贫人口325.56万人。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继续强化支撑保障。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将优先保障到人到户项目需求,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相关部门还将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专项计划,全面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工作。
——学会致富技能、补上发展短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河北邯郸市魏县东代固镇的帮扶微工厂里,脱贫户张瑞红正带着乡亲们赶制服装订单,“经过技能培训,乡亲们在家门口上班,靠手艺吃饭,日子越过越好。”去年魏县帮扶微工厂经济效益平均提升15%,务工人员月均收入增加300元,带动同期就业增加1100人。兴产业、促就业,各地区各部门千方百计让脱贫群众在辛勤劳动中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激发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
天还没亮,江西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农产品物流中心里,厢式货车整装待发。驻村第一书记邓亮说:“中心建好后,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盈利和抗风险能力,脐橙等特色产业发展动力更足了。”
广大脱贫地区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人才、资金等要素加速汇聚,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风生水起,一大批企业、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迈上新征程,开启新奋斗。继续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广大脱贫群众的生活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