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学习资料

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及成才教育工作的思考


作者:李福军 卜长安   发布时间:2005-11-02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学费上涨较快,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近1200万在校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40万左右。1987年以来,国家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很多地方政府和高校工作落实不力,高校贫困生经济贫困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贫困生群体还日益暴露出一些心理、学习、人际、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情况表明,贫困生问题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具有长期性、综合性、艰巨性。如何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解决贫困生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影响高校贫困生成才的主要问题

  高校贫困生大多数来自贫穷的农村和偏远山区,由于以前长期处于不利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中,他们在经济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心理、学习、人际、眼界等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只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这些问题被掩盖了起来,进入大学后,这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并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经济压力过大。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全面“并轨”,学费和生活费逐年上升,给贫困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其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据中国扶贫基金会2004年4月对河南、河北、内蒙、山西等四省20所高校开展的大学生资助项目调研显示,贫困生中月生活费不足150元的占68%,特困生月生活费仅为50到60元。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在生活上经常饥一顿饱一顿,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无力购置必要的换季衣服;无力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品;无力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班;不敢参加需要花钱的聚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同时,他们还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所带来的不幸,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心理压力普遍存在。高校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城乡的差异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压力。因经济窘迫,他们很少参加同学聚会、郊游,因而与同学间的交流少,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时因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土气,遭受同学的嘲笑,同时,由于受以前教育条件的局限,又感到自己没什么特长,处处不如人,产生自卑感,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朋辈群体的压力、社会和就业的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贫困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焦虑心理、虚荣心理、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心理等,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学习、心理“多困生”,甚至出现一些极端行为(如马加爵事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才。据2001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校80%的经济贫困生心理压力较大。

  (三)学习困难不容忽视。据统计,农村学生高考入学率远远低于城镇家庭学生。在高校,由于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影响,贫困生往往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成绩不好。有关统计数字显示,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也低于全校平均水平,另外,贫困生受中小学教育条件所限,外语口语、计算机水平、试验动手能力普遍较差。

  (四)思想政治亟需加强。高校贫困生受所处社会地位的影响,往往很难以积极、客观的态度看待我国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大、贪污腐败现象、教育不公平现象比较敏感,较容易出现过激言行;有的贫困生不能正确认识贫困问题,把贫困作为自己的一种耻辱,不愿让别人知道,给自己造成无形的压力;有的不能摆正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上述情况如不及时加以引导,会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

  二、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校贫困生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确立,关注个性,关注人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这个背景下,一切教育的政策都不能不考虑到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培养和尊重,大学生资助政策也一样。长期以来,高校的资助工作主要体现在“奖、贷、助、补、减”等经济资助层面,忽视了贫困生的主体意识和需求,较少关注精神和成才层面的困难和需求。而这些困难对贫困生来说甚至比经济上的困难压力更大,影响更长久、深刻,成为贫困生健康成才的主要障碍。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民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国家实施高等教育收费改革是两大主要原因。对贫困生进行资助既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思路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曾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高校要端正办学思想,调整支出结构,增加面向学生特别是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服务的开支。”

  目前,各高校一般采取对贫困生给予货币支持,主要进行经济资助,这是短期行为,是一种消极的资助思路;给贫困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条件、成功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才是积极的资助思路。正如社会学家李来来指出的:“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困难问题,而且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单纯的从经济上帮助个人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在于提高他们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可能性”。大学生资助研究专家张民选也指出:“贫困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可能会对贫困生的价值观、心理素质、生活信念、综合素质等方面产生深层影响”。

  三、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包括贫困生接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体包括贫困生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党的全面育人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内的全面概括,资助贫困生工作应充分体现并实现这一方针。

  (二)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乃是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有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要结合贫困大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全方位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技能与综合素质。高校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关注并帮助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学习、心理等方面得的问题,为贫困生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三)差别性对待原则,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入学机会、教育条件及教学效果都存在不均等现象,按照教育平等理论的要求,应对贫困生提供“非均等性”的公平待遇,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或利益补偿,在教育资源分配上享受“积极歧视”。

  (四)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为育人服务。

  四、积极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及成才教育体系

  福特基金会在陕西省7所高校的一次调研显示,高校贫困生最需要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依次是:经济、学习、心理、人际关系、眼界等。这表明,大学生不同于一般人群,他们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解决生存问题,而且更多的是体现在主体的发展需求上。因此,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围绕这些需求开展。

  (一)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构建贫困生资助新体制。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相结合,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作为资助的最终目标,建立有效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贫困生资助机构,负责贫困生经济资助和成才教育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可建立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牵头,教务处、团委、心理中心、财务处、各院系、学生社团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协作,从经济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能力培训、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资助和教育工作。

  (二)开展积极有效的经济资助工作。各高校要提高对贫困生资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已确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并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高等教育法指出,国家和各级政府是高等教育投入的主体,应筹措资金为高校落实资助工作提供财力支持;各高校也须按照国家要求,每年从学校的学费收入中足额提取10%,用于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积极筹集社会资金。学校应转变观念,成立专门的募捐部门,借鉴国外先进的募捐经验,向校友和与学校优势学科相关的企业筹款,拓展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筹措渠道。其次,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要求,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主渠道,按照文件精神,各高校贷款学生总数最多可达到在校生总数的20%,每年最多可贷款6000元,基本上能满足高校贫困生的需求。各高校要积极配合银行,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再次,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设立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勤工助学岗位,组织贫困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一定的报酬,并优先安排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适当提高报酬。最后,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鼓励贫困生努力学习,奋发上进。

  (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高校把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要的地位,形成全员化的教育格局。要通过课堂主渠道和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日常教育管理,大力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端正价值取向、培育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同时针对贫困生的思想特点,教育引导贫困生要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看待暂时的困难,树立正确的贫困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爱国热情。

  (四)加强贫困生的心理指导工作。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健康的心理对贫困生成才的重要意义,加强学生心理指导服务部门的力量,完善工作体制,认真研究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报刊、知识手册、宣传专栏、网络、电话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心理训练等活动。努力培养健康人格,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主、自强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建立贫困学生教育载体。成才教育要有载体,学校有关部门应指导贫困生成立自己的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他们有计划的开展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中国农业大学贫困生成立的“向日葵爱心社”、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成立的“新长城自强社”等贫困生社团,均以关爱贫困生,服务贫困生成才为主要目标。通过贫困生社团活动,培养社员的社会责任,使社员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培养社员无私、奉献、诚信、尽责、勤奋、明辨、灵活、果断等优秀品格;为社员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开阔社员的视野;提高社员的组织、策划、沟通的能力,全面提升社员的综合素质。

  (六)开展成才培训、指导工作。针对贫困生成才的主要障碍,学生资助部门应与贫困生社团合作,制定培训内容、计划和目标,并为贫困生的各项培训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如针对贫困生哑巴英语、计算机水平普遍较差的问题,开设英语、计算机免费培训班;针对贫困生参加社会实践机会少的问题,组织他们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拓视野,激发爱国热情;针对贫困生缺乏自信的问题,邀请有过贫困经历的成功人士做成才报告,组织学校优秀贫困生做经验交流报告会等;针对贫困生就业相对困难的问题,邀请校内外专家为贫困生作就业指导。同时,引导他们参加科研攻关、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锻炼他们的才干。(作者系西安建筑科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