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学习资料

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战略决策上来—— 一论建设创新型国家


作者:《科技日报》评论员   发布时间:2006-04-21
  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后,全党上下积极响应,全国人民情绪激昂,一个新的号召带来一个新的气象。在这种热气腾腾的场面中,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这些年的经济不是发展得很好吗,按老路走就可以了;认为这个目标太高了,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行;还有的只是被动响应上级指示,没有认真琢磨怎样结合自己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些都表明,真正理解中央提出的重大决策,还需要切实统一思想。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之上的。这一战略部署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已经不容回避。

  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必须保持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020年的连续40年7%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经测算,在保持投资率不变的情况下,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由目前39%的水平增加到60%,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对科技的需求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

  如何突破资源环境瓶颈?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发展瓶颈约束。我国人均石油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17,天然气资源只有1/13,淡水资源只有1/4,耕地资源只有1/3;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落后和长期粗放经营,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践表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已难以为继。这些问题使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求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

  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并行的进程中,中国面临着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不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把握竞争的主动权。据统计,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从中获取超额利润。我国现在生产的个人计算机平均利润只有5%,如果有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利润可飙升到40%。如果说过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用暴力掠夺殖民地资源,那么今天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利用技术手段控制国际资源及其流向。严峻的竞争态势使得提高科技竞争力的需求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

  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一是我国拥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这是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这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可宝贵的战略资源。二是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一个技术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自主创新成果必须找到自己的应用者才能生存和发展,而其主要应用者不是国外市场,只能是本国市场。巨大的国内市场资源为我国自主创新成果提供了宽广的应用舞台。13亿人口大国的市场既具规模性,幅员辽阔、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市场又颇具差异性,这为我国的各类型、各层次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最宝贵的市场需求动力。只要将这种国内市场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到足够的高度,启动、发挥本国市场对自主创新活动的牵引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济引擎就会无比强大。三是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和较强的科技实力。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我国的学科布局日趋完整,科研能力也不断增强,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在发展中国家是少有的。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条件。

  我们不能再徘徊了!新的道路已经指明,新的征途正在展开,现在唯一的正确的选择就是鼓足勇气,抖擞精神,脚踏实地,团结一致,从现在起,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科技日报》2006-3-22第1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