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学习资料

为“中国梦”贡献“西农力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4-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一代代师生扎根黄土高原,胸怀为人民、为民族创造福祉的理想,致力于西北农业开发、致力于农村经济繁荣、致力于农业学科的重大原创性研究、致力于中国近代农业复兴之路的艰难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产学研紧密结合特色的办学之路,为我国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面对实现“中国梦”的要求,着眼于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目标,西农人要在重视自我发展、追求自我梦想的实践中,为“中国梦”贡献“西农力量”。

  一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我们要始终把人才培养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强化基础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涉农领域的学术英才、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及复合型的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领导者。

  二是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科技支撑。大学在科技创新中不仅要立足科技前沿,注重原始创新,更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紧密相连,相互促进,要集中力量瞄准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将承接国家大项目作为主要着力点,要切实组建跨学科、跨院系的创新团队,实现协同创新,努力产出一大批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引导性和支撑性的重要知识成果,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是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为实现“中国梦”开辟科技“创新源”。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的重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提出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的紧密结合。我们要始终高举“农”字大旗,围绕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以成立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契机,继续完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逐步形成以杨凌为中心,立足陕西、覆盖西北、辐射全国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努力成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政策库和重要创新基地。

  四是构建“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文化,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正能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铸造大学精神为核心,以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为重点,积极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构建富有历史内涵、时代风格和鲜明特色的西农文化。要继续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宗旨和“诚朴勇毅”的校训,大力弘扬杨凌精神,始终坚持心怀社稷、情系民生的办学理念,学农务本、求实致用的办学传统和甘于艰苦、韧性十足的办学作风,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努力成为弘扬和传承先进农业文化的辐射源和“窗口”。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具体到我校来说,目标很明确,也很具体,就是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让我们团结一致,奋力向前,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西农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