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太阳,到延安去! ——2021年新进教师延安精神暨理想信念专题培训侧记

发布日期:2021-10-27

     

10月14日拂晓, 120名新进教师乘坐大巴车,匆匆赶上了赴延安的行程。作为老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走出了连绵阴雨天,迎着阳光,青年教师们踏上为期3天的革命圣地之旅,去感知,去学习,去体悟。

到延安,延安精神放光芒!

321A5281_副本.jpg
认真听讲

10月14日下午,青年教师们抵达延安,开始参加专题培训,学习红色党史,继承延安精神。

1935年,一支衣衫褴褛、几经辗转的红色军队来到延安。1948年,一个拥兵百万、一往无前的红色政党走出延安。延安用它宽阔的臂膀,滋养着中国共产党从摇篮走向壮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延安战斗和生活了13年,指挥打赢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指导开展了延安整风、大生产运动,推动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延安精神。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的辉煌时期,孕育并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大学杨延虎教授和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李海际教授为我校教师分别作了题为《党中央在延安辉煌的十三年》《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教学,为青年教师讲述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辉煌成就的历史脉络,对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科学内涵、时代价值进行了系统阐释。杨延虎表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成就在于领导取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决定性胜利,而且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开创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动全面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积累局部执政的成功经验。这些辉煌成就启示我们教师队伍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李海际表示,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之升华、中国革命精神之结晶。它内涵丰富,包含了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对当代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专题培训后,青年教师相互沟通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关惠丹老师从事近现代史研究多年,对延安一直心驰神往。她说,第一次来延安,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圣地带给自己的震撼,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要将自己的这份特别的感受融入日后近现代史教学,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未来农业研究院安泰老师从美国留学归国,这次学习让他体会最深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在意义。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为学生的研究和学习答疑解惑、引领方向,还要不断提升为学生服务的能力。

品延安,理想信念愈坚定!

321A5368_副本_副本.jpg
杨家岭现场教学

IMG_20211016_100058_副本_副本.jpg
梁家河现场教学

在延安,青年教师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为人民服务》讲话台、梁家河,参加了多场现场教学,如同品了一杯茶,余韵无穷。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馆藏文物3.6万件(套)、历史照片1万余张,运用多样化手段完整再现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壮阔画卷、毛泽东思想成熟发展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光辉历程、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进程,为青年教师们送上了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水建学院孙爱立老师是一名党员,他经常从书本、视频中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对党中央在延安的历史也颇有了解,但是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看着那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物件,一份份书面文件感慨良多……他表示,这次延安之旅给自己很大的冲击,尤其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历史成就历历在目。对展馆中黄克功案件,他记忆尤深,他说:“黄克功案件与新时代党中央铁腕反腐、自清余毒一样,党中央对于从严治党的决心,从未动摇。”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办公了九年。在学习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李世明教授“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与干群关系”的现场教学后,青年教师们齐唱了由农民歌手李有源改编的《东方红》,悠扬的旋律如同电影胶片,让人脑中不断浮现革命先辈的伟大功绩。在党中央领导人旧居,那昏暗狭小的土窑洞让青年教师感叹不已,对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综合素质教育学院赵笑老师告诉记者,在听完李世明教授关于党群与干群关系的讲座后,自己很受启发,她认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作为一名教师,更应担起时代责任,培育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枣园革命旧址,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景色秀丽,环境清幽,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党中央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在这里,延安市委党校陈芳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窑洞里出马列”的现场教学。农学院李停栋老师认为,在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科研工作者应该学习革命先辈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克服困难,为创造更好的科研成果而奋斗。园艺学院张睿老师因为课程安排冲突,课程结束后,自己乘车赶到延安参加学习。他表示,通过学习自己树立了正确的科研观,科研人员既要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还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惠及人民大众。

到达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天色渐暗,气温骤降,青年教师们衣着虽薄,但内心火热,120名青年教师声音洪亮地诵读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并顶着寒风,在夜幕中聆听了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任瑞教授关于“为人民服务与张思德精神”的现场教学。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教师的责任。经济管理学院刘金典老师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对自己有两条要求,一是要站好讲台,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服务学生;二是要做好科研,抓住研究前沿和人民需求,多思考、多学习,做一名“四有”好老师。

北纬36.8°,陕北黄土高原上,有一个小小村落,名叫梁家河,“这是大有学问的地方”。1969年,15岁的习近平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度过7年的青春岁月。习近平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10月16日,理想信念之旅最后一站,新进教师们走进梁家河,通过现场教学、实地参观,一起体悟“梁家河”的大学问。语言文化学院曹嘉琪老师感慨道,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插队的地方,他在这里融入群众,融入乡村,我们要学习他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延安,矢志奋斗永向前!

321A5319_副本.jpg
精神洗礼

321A5466_副本_副本.jpg
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10月16日下午,3天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延安精神点燃了青年教师们心中的理想信念火炬,他们带着明确的答案离开延安,将理想信念火种带到更广阔的科研天地,将延安精神传递给下一代莘莘学子。

动物医学院杨藩老师表示,几天的学习让他深有感触,延安精神对于青年教师的时代价值在于树立教师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专心科研,潜心教学,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风景园林学院韩超老师说道,这次延安之旅,让自己有机会聆听前辈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非常光荣的事业,希望能够从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为党、为国家培育更多的栋梁人才。

植物保护学院王康老师从事植物保护研究多年,细心的他发现延安山清水秀,生态环境非常好,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黄土高原。他表示,本次学习,不仅仅看到了植物保护研究对于生态环境的切实改变,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还让自己的精神受到洗礼。他希望自己以及学生,以后能够将自己的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