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结合大学生发展需要,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健康素质。”7月18日和25日上午,心理教育教研室在501团体辅导室展开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由副教授窦龙主持。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与其中,共同探讨和交流教学方法与心得。副院长张晓容教授出席。
专职教师李浩宇老师就《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专题,开展深入浅出的讲授,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讲解过程中,李老师运用了多媒体资料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视频案例展现了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特别是在讨论生命教育的部分,李老师强调了生命意义感的培养和面对生活困境时积极态度的重要性。他提出,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探索自我、珍视生命,并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发掘内在潜力,从而促进其整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压力,每个人的应对方式不尽相同。专职教师副教授窦龙、郑文倩老师、兼职教师欧渊博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挫折与压力应对》示范课,展示了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提升心理弹性。他们的课堂上,不仅有理论的讲解,更有互动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如何识别压力源,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在挫折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副院长张晓容教授在总结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高度赞扬,并鼓励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形式上进行多种探索和创新。通过尝试新颖的教学元素、利用数字化手段、跨学科合作以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等方式,设计出更加有趣、生动、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分享,更是一次心理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更加深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的日子里,教研室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心理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