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校友李振声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3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在我校工作和生活了31年的校友李振声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

李振声,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遗传学家。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从北京来到陕西杨陵,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即后来的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陕西省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前身,我校合并组建中的两所科教单位)工作,开始了在学校长达31年的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生涯,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80年代,通过小麦与长穗麦草杂交育成的“小6号”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出50多个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超150亿斤。首次创制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小麦系统,建立了缺体回交育种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提供了新途径。2011年向科技部建议并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实施。曾获国家最高科技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让我们通过回顾李振声院士的事迹和功绩,向李院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6001.png

李振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年总产量1.3亿吨以上。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今天小麦生产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院士的贡献。正如曾任国家基金委主任的陈宜瑜院士所言:“李振声院士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取得了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系统研究成果,为提升我国小麦遗传育种方面的国际影响及提高我国小麦的生产水平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杨陵小镇走上小麦远缘杂交之路

李振声在山东农学院就读时,就把学校农场繁育的几个优良品种带回家乡,种植后发现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附近乡亲们都来换种。这让他萌发了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1951年大学毕业,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为响应国家号召,他被调至陕西杨陵。那年,正赶上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有的地方小麦减产两到三成。

6003_副本.png
青年李振声在开展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得了条锈病的小麦叶子会变黄,我们到田里转一圈,蓝裤子就变成黄裤子了。”李振声回忆说,“小麦也是三种野生植物杂交后,经过9000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那我们能不能让小麦同抗病、抗旱的野生草种再次杂交呢?”望着颗粒无收的麦田,李振声将目光聚集在远缘杂交育种上。

让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杂交谈何容易?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是三大难题。“从外观上看,杂种分离的类型很多,而且很不稳定,有时一个杂种看着很好,而下一代就面目全非了。”为此,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做了大量细胞遗传学研究。

“小6号”惊艳诞生

1964年6月14日,连续40天阴雨后,天空忽然放晴。实验田里的1000多份杂种几乎全青干了,只有一个保持着金黄色,这就是后来功勋卓著的小麦新品种“小6号”的祖父——“小55-6”。

从1956年开始远缘杂交研究到1978年已经是第22个年头。“当时坚持下来真不容易。”此时,他们育成的“小4号”小麦新品种已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78年,李振声主持的“小麦与麦草的远缘杂交研究”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0世纪80年代初,课题组先后育成了“小5号”“小6号”新品种,小系列品种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以上。素喜面食的陕西关中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吃面,种小。”其实,何止陕西,在我国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10余个省市,该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5亿亩,增产小麦80亿斤,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6004.png
1987年,西北植物所遗传室部分研究人员(左一为李振声)

开创小麦染色体育种工程  

由于远缘杂交育种耗费时间长达数十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系统和缺体回交法,仅用3年半的时间就育成了新的小黑麦异代换系,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这项原创性成果为李振声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讨论会”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试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

1985年,“小6号”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2万元奖金。李振声提出课题组平均分配,每人1000元,剩下的一万元感谢参与、帮助课题的有关人员,连后勤部门的人也包括在内。

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李振声的大事业不仅在小麦育种上,还体现在对国家农业安全的战略规划上。

20世纪8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出现三年徘徊,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只有到田里去,到群众中去。”李振声与中科院农业专家,通过翔实的实地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此后,李振声组织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打响了农业科技的“黄淮海战役”。

项目实施的6年中,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504.8亿斤,与李振声提出的500亿斤的预计非常吻合。

李振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讲话_副本.jpg
2006年,李振声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逐一批驳,并且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2011年,围绕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增产的实际,李振声把目光投向环渤海三省一市中低产田上,牵头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以长穗麦草为亲本培育的耐盐小麦新品种“小60”成为渤海粮仓示范推广的主导品种。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小麦种质规模化创制体系,并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小麦耐盐特性的方法。“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在河北、山东、天津和辽宁示范推广8016.7万亩,增粮209.5亿斤,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杨凌也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

李振声_副本.jpg

回母校作报告鼓励师生学农爱农

2005年,李振声回到曾工作生活了31年的杨凌,对参加报告会的学校师生深地说:“杨凌是一个能安心搞科研工作的好地方,我非常怀念在这里工作的时光。”“只要大家安心做研究,不断地积累,厚积薄发,在杨凌也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

2007年,李振声再回西农,鼓励年轻学子:“学农就要爱农。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相信年轻同志肯定会做出比我们这一代人更优秀的成绩,为国民经济贡献新的成果!”

回顾50多年来的科研历程,李振声表示:“我觉得有四点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社会责任感;第二,明确的工作目标;第三,持之以恒的毅力;第四,依靠集体和团队,这是成功的保证。”

2006年,李振声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用于科学研究和学生资助。在生物学领域,农业科学是中国科学家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的学科。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荣获国内重大科学奖项的李振声却始终低调:“我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在小麦育种这个领域起到了一个引导、带头的作用。”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