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农民日报】让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提质增速——对话吴普特、易中懿、徐红茹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持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举。如何畅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之路,发挥科技富民强农的重要作用?本期对话邀请吴普特、易中懿、徐红茹三位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展开对话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整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3.2%,比201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主持人: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情况怎么样?有哪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吴普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整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了长足进步。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3.2%,比201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各单位积极探索并建设不同形式的转化平台,多要素整合创新资源,全周期孵化培育,全产业链转移转化,为农业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创立的“西农模式”以及陕西省政府主推的“秦创原”等都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积极效果。例如, 培育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转化率80%以上,今年选育的10个小麦国审品种有8个实现转化。

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针对性强、操作性好,各单位也因地制宜,及时出台修订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提升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

但也要看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仍然存较大的挑战。一是农业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不对称,成果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信息传递不畅,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高校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但是很多由于缺少宣传推介,鲜被社会了解;二是部分科研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环节,成熟度较低,社会的认可度不高;三是有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尚不健全。科研与推广“两张皮”问题、科技创新团队与科技推广队伍的衔接问题、基层农业推广队伍组织比较薄弱等因素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易中懿:当前,科技农业产业发展中正发挥重要作用,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由于人才成果评价导向等原因,科研人员科研动机发生偏差,科技创新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二是现大多以点创新为主,形成的技术针对性、适应性、经济性不强,缺乏基于一定生产场景的生产全过程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三是职务科技成果权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创设,以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

主持人:对于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的问题,认为如何进一步从机制上改革,将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农民收益?

吴普特:将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农民收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确保国家支持政策和项目的持续、稳定。农业科技创新及转化具有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的特点,政府应针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设立专项基金,增加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确保农业科技领域有稳定、持续的资金流入。对成果转化,特别是公益性推广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高校给予一定政策倾斜。

二是农业科技创新要突出产业应用导向。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坚持科研命题从产业需求中来,科研成果到生产实践中去,面向生产现实场景研究示范、面向农民等真实用户评价验收,破解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涉农高校要把服务真需求、破解真问题作为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广工作的重要目标。

三是要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针对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比较低的问题,通过校地校企合作,优化农业科研创新团队人员结构和学科结构,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

易中懿:针对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创新端、转化端和应用端发力,实现体制机制的突破。创新端,要建立需求导向的科研项目生成机制和评价机制,充分尊重生产主体的话语权,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中选题立项。同时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全产业链技术需求,通过组建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合体等方式,优化科研组织方式,实现有组织创新,确保创新的方向正、效高。

转化端,要创新转移转化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予科技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探索与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的方式,以企业需求定任务,即研即推、边创边推,前置技术转移节点,从而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过去5年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企业共建了70余家产业研究院,很好地解决了创新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同时也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培育企业创新力,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

应用端,要建立以公益性推广体系为基本、多主体参与的“一基多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尤其要加强市场化服务主体的建设,通过规模化服务解决小规模经营的技术应用问题,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提高农民的接受程度和应用力,要转变传统自上而下的强制推广、被动接收的方式,推动技术与需求信息有效沟通,创新主体和生产主体相互

主持人: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的关键环节。就的经验而言,一项先进技术落地要经历哪些环节,其中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农技推广部门等各方主体如何发挥作用?

易中懿:一项技术的落地应用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技术的筛选与评估,对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和适应性进行测试评估,确保技术生产中先进适用。二是技术的集成与生产验证。按照不同的生产场景,形成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并实际生产中进行试验、验证和优化。三是技术的推广与服务。构建完善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推广模式,尤其要建立科学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确保技术生产中快速应用,这个环节往往被忽视,也是我们一些技术成果难以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创新主体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农技推广部门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主导者和组织者,重点负责普惠性、公益性技术的推广应用,突发自然灾害时,开展应急性、兜底性技术服务。科研院所是目前农业科技的创新主体,重点要解决创新与产业脱节问题,探索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以及产业服务模式,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设立公益性科技服务项目、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改革、改革人才成果评价方式等举措,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类、生产类等市场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力量,需要加大力度培育。

吴普特:技术落地简单来说分为四个环节,即技术研发、技术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应用与反馈。上述四个环节,既有正向推进,又有反向诊断,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农技推广部门、农户缺一不可。

以黄土高原苹果产业为例。 作为技术创新源头,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步,针对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的各个方向开展技术攻关。第二步,苹果主产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研发,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第三步,与企业合,将“秦脆”“瑞香红”等新品种以及矮化自根砧苗木繁育新技术产业化,投入资金开展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第四步,建立基层技术人员与农户参与的苹果产业推广生产服务体系,通过培训、示范等方式提升农户生产水平,农户作为最终使用者,实践中反馈问题,促进技术不断改进。

这个过程中,政产学研用各主体共同努力,推动黄土高原成为优质苹果产区,带动1000多万名从业人员增收致富,为黄土高原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人:随着农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广大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认为,如何准确把握农民对新技术、新方法的需求?又该如何提高农民的接受度和应用力?

徐红茹:为了准确把握这些需求,并提高农民的接受度和应用力,我所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农牧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开展调研,精准了解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技术需求。按种植面积、年龄、文化水平设置并安排相应农民参与座谈会,收集他们对新技术的期望和建议。二是因地制宜建试验示范基地、搞技术推广。我们根据不同积温带、不同作物、小气候差异、土壤情况等特点,制定个性化技术方案。三是增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我们通过乡镇推荐、实践考核,选拔和培训一批有影响力的农民,作为村级特聘农技员。他们既是技术的应用者,也是技术的指导者和传播者,还是政策的宣讲者,起到了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易中懿:提高农民的接受程度和应用力,要转变传统自上而下的强制推广、被动接收方式,推动技术与需求信息有效沟通,创新主体和生产主体相互。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把高深的技术知识,转化成农民理解好记忆的操作要领,并探索符合技术特点的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二是以生产周期为培训周期、以生产场景为培训场所,对农民开展场景化、沉浸式培训。譬如,智慧农业“场景+链式”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对普通经营主体来讲,比较难以掌握,我们可以探索形成全包式、半包式、菜单式技术服务模式,通过由创新主体提供菜单式有偿服务的形式,实现技术的落地应用。同时,可以组织有一定技术基础的青年经营者,参与全过程生产管理,通过跟班学习,全面掌握相关技术,为技术的推广转化夯实人才基础。

通过“建队伍、提素质,建园区、推技术”,让“保姆式”服务机制走进农民的心坎里,扎根田间地头,深入探索一条科技引领、兴农富民的科技推广之路

主持人: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性服务功提升农技推广服务力水平方面,的地方有哪些好做法?

徐红茹:提升农技推广服务力水平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科右前旗农牧业发展中心通过“建队伍、提素质,建园区、推技术”,让“保姆式”服务机制走进农民的心坎里,扎根田间地头,探索出一条科技引领、兴农富民的科技推广之路。

一是打造一支“三”农技推广队伍。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通过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等方式,搭建一个多方合作、融合发展的大舞台,全方位提升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写作、实践、管理力,培训“弯腰干、提笔写、张嘴说”的“三”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同时凝聚民间农技力量,通过包村户开展针对性的农技指导、咨询服务和政策宣传。

二是建设一批科技化高产示范园区。科右前旗累计建设综合性示范园区22个,同时设置示范乡、示范区、示范基地等。创新开展“村村都有百亩园、园园都有示范田、田田都有看禾选种选肥平台”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为下一年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深入落实协作机制,合多家科研院所、推广部门、高校、头部企业开展品种、农药、肥料、栽培技术的合试验。

三是创建一套“保姆式”服务机制。发展中心技术人员分乡包片,开展网格化服务,坚持“不落一户”的培训原则,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科普宣传、政策宣传及技术培训,从“种”到“管”全程技术指导,有效提升了关键技术到位率。

吴普特:以 为例,我们探索创建了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一是坚持多元协同,建设好产业试验示范站。二是以建产业一线的试验示范站为平台,校内多学科交叉、多学院合,校外多主体融合、多机制结,组建全产业链融合科技服务团队。三是以试验示范站为平台,开展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技术集成、技术示范、人才培养和信息服务。四是以试验示范站为连接点,上接科技研发主体,下科技成果运用终端,构建了“大学-试验示范站-示范园-农户”的成果进村入户快捷通道,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了“西农力量”。

主持人:农技推广人才是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目前培育农技推广人才、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队伍方面存哪些问题,对此有什么好的经验或者建议?

易中懿:当前,我国农技推广人才总量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一是要重视和规范农业职业教育,农业高职院校要把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责主业,培训过程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互动,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及时掌握先进实用技术。譬如,鼓励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承担职业院校新技术应用专题课程教学任务,畅通技术传播路径。二是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50岁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专职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做好服务。江苏农业科学院立足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两大职,构建了“项目+服务站+特派员”三位一体的公益性亚夫科技服务体系,每年安排1800万元亚夫科技服务项目资金,与地方共建亚夫科技服务站65个,组建由14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亚夫科技服务队伍,常年扎根基层开展技术服务,深受农民欢迎。

徐红茹:培育和吸引高素质农技推广人才方面,当前确实存一些问题。一是缺乏人才。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农技推广人员数量不足,且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甚至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到基层来,招录有空招现象,导致服务力不足。二是专业知识更新滞后。由于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很多农技人员没有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导致他们新技术、新观念方面的知识更新不够及时。三是与农业生产脱节。一些农技推广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满足农民实际需求,导致推广效果不佳。四是缺乏激励机制。人才评价、服务成效、人才培养上缺少激励机制,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足。

培养和吸引农技推广人才方面,我有以下建议。一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实习和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为推广队伍输送新鲜血液。我们就是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项目建立了实训基地,与高校合作,让更多大学生来到这里、喜欢这里、留这里、服务这里。二是建立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科右前旗农牧业发展中心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开展人才培养力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用政策吸引人才。三是实践锻炼。鼓励农技推广人员到田间地头去实践,管园区、建园区,提升实际操作力,把理论和农民的实践融合到一起。

全媒体时代,提高农业技术服务信息化水平,关键是要“科技为魂”

主持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成为了农技推广服务的新手段。如何看待这一趋势?提高农业技术服务信息化水平方面有哪些建议和经验?

吴普特: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体相对传统手段,具有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影响面大、效率高的特点。掌握新科技、应用新技,更大范围地拓展农技服务的时空范围,是当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新途径。

全媒体时代,提高农业技术服务信息化水平,关键是要“科技为魂”。一要打造信息服务的“科技芯”。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确保讲解科学、准确、实用,提高内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二要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新媒体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视频制作、直播主持等力。高校专家,特别是产业专家,更要学习新技、善用新媒体,借此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范围。三要建设信息服务的“中央厨房”。整合各类农技服务平台和新媒体资源,建设权威统一的农技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统一采集、合理分类、科学处置、数据处理及多载体分发。

易中懿:提高农业技术服务信息化水平,首先生产环节,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一方面加快建设国家、地方科技服务云平台,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包括政策、资讯、技术、销售等综合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要推动建设产业、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云平台,如依托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水稻、小麦等不同产业大数据平台,依托优势科研单位开发企业级智慧农业生产管理云平台等,构建纵横交错的服务网络体系。

其次技术传播环节,积极探索科技成果慕课直播、新技术短视频创作等路径,让一些先进的技术通过更形象、直观、快捷的方式直达用户。同时,要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尤其要创新科普方法路径,积极开发数字化智化科普产品,全面提高设施农业等场景的科普技术水平,为技术的创新、转化、采纳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主持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科技,只有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才真正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农技推广部门等各方主体需要合发力,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技术服务模式,稳定农技推广队伍,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感谢三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

原文链接:https://szb.farmer.com.cn/2024/20240924/20240924_008/20240924_008_1.ht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