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资源环境学院王朝辉教授的人都知道,他每天的日程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科研工作不能耽误,学生的事更重要。”王朝辉说,兴农强国、立德树人,责任重大,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研究土壤助增产
“种地很辛苦,农民不容易。”在河北农村长大的王朝辉,自幼目睹父母与乡亲们辛勤耕耘,深知农业艰辛,心里深深植下了对农业的挚爱。
1987年,他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北农业大学读本科,1996年博士毕业,至今耕学不辍,将心血献给农业科研。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理论与技术,追寻着粮食增产的梦想。
“像小麦是我们的粮食一样,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必须得‘吃’,但如何‘吃得好’是个重要问题。” 2008年农村调研时,王朝辉发现,不少农户陷入“种庄稼没窍,全靠肥料”的误区,施肥过量和养分配比不合理问题突出,导致施肥不增产、养分效率低,甚至引发环境风险。
为此,他带领团队长期扎根西北、面向全国,研究土壤养分供应、作物养分需求与产量品质,建立了以丰产优质、节肥增效、培肥土壤、绿色环保为目标的监控施肥技术,支撑小麦化肥科学减施,增产提质增效。
王朝辉坚持“科学研究与服务生产相结合”,通过制作通俗易懂的科普资料、开展田间试验示范,组织现场观摩,用科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将新知识和新技术普及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团队成员刘金山、邱炜红老师介绍,在王朝辉老师的带领下,2008年开始,团队在陕西关中和渭北开展小麦测土监控定量施肥技术研究示范,“十几年做下来,真的不容易!”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紧密团结、有力协作的团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长期以来,团队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高校与农技部门合作,构建了黄土高原中部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旱地农业田间试验示范基地,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各地试验站合作,构建了全国小麦施肥与营养调控研究网络,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进步,成为校内外引人关注的明星团队。
经过多年努力,王朝辉和他的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团队先后荣获“一种小麦施肥方案推荐方法、装置及系统国家专利”等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制定“小麦氮磷钾化肥施用限量规范”等国家和地方标准4部,研发“小麦无人机追施肥减量增效技术”等3项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获得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王朝辉被聘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获评农业部农业科技杰出人才、国家级领军英才殊荣。
以身作则带团队
“要求学生做的,老师要先做到。”这是王朝辉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作为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才能为学生所信赖,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王朝辉不断从书本学、在实践中学、跟同事朋友学,吸取知识和力量。高铁上、机舱里、候车室,都是他的学习室和办公室。他的爱人笑着吐槽:“王老师全年无休,大年初一都在办公。”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党员是群众的榜样。”“无论多难多累,王老师总是竭尽全力干在前面。有了老师的榜样带动,大家自然都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博士生黄翠说,为了小麦及时播种,王朝辉每年都带着同学们一起干,常是天黑了还没收工。“2023年夏收遇连阴雨,为不让种子在穗上发芽,王老师带领我们大清早冒雨抢收小麦。今年5月30日,王老师出差刚回来就来到试验田,与我们一同收小麦,累得几乎晕过去。”
入选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的团队成员石美老师介绍,王朝辉时常告诉大家,应该努力做强自己,更要带强周围的人,特别是年轻骨干,让每个人都进步。“这种协作与带动理念已深深扎根团队,成为大家前进的动力源泉”。担任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达斌老师说:“王老师十分重视团队和成员的发展,鼓励大家互相学习、协作支持,分享成果和经验,在共同解决科研难题的过程中实现每一个人的进步。”
在王朝辉教授带领下,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团队形成了“基层党建与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紧密融合”的建设模式。2013年经学院党委批准,团队建立了党支部,王朝辉教授担任支部书记。第二年,支部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基层党支部。2018年,支部进入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样板党支部建设序列。
立德树人育英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回忆起恩师李生秀教授,王朝辉总是充满感激和敬意。
李生秀教授是我国著名植物营养学家和土壤学家,40岁才开始学习英语,却写成了150万字的英文专著《Dryland Agriculture in China》(中国旱地农业)。王朝辉常以此勉励同学们下功夫学好英语、用好英语,掌握国际研究前沿和动态。
李生秀教授素以“做学问严谨,对学生严格”而闻名,教育学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王朝辉传承导师严谨学风,教育激励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更是因材施教、安排科研选题,组织国际、国内会议,邀请国内外学者作报告,开拓团队师生视野,推进人才培养。
面对毕业论文写作进度慢和首批送盲审的压力,2024届硕士毕业生罗一诺内心充满焦虑。“我曾期望老师放宽要求,但王老师始终没有退让,反复凝炼图表、一字一句修改,寻找最优答案。”罗一诺说,“正是老师的看似严厉和不近人情,真正锻炼和塑造了我,让我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最终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放弃。”“老师!没有那么多的文献可以借鉴,数据处理方式也不同于前人,我感到真的很难。”“再长的书都有最后一页,再难写的论文,只要坚持,都会有写成的那一天。”博士生党海燕在最终完成了她的第一篇论文后,回忆起与导师王朝辉的对话,泪水盈眶。
王朝辉虽然严格,但更有温情的一面。在硕士生宋世龙的眼里,“王老师说话总是笑着,一点架子也没有”。学生方佳创回忆,去年秋天,王朝辉老师和学生们在田间播种小麦时,气温骤降,见学生穿得单薄,老师还把自己的外衣让给学生穿上。
“王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博士生高志源介绍,自己硕士毕业时,曾纠结于就业还是深造,“王老师帮我深入分析了社会人才需求和未来专业发展,在他的鼓励下,我决定要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2023年高志源同学获评为优秀研究生,2024年评为优秀党员。团队研究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仅在2022年,就有郭子糠、米晓田等4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
目前,王朝辉已培养研究生100余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在高校、科研院所、行政机关、企业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杨荣、陕西华州区农技中心郭利敏等多人获得“突出贡献奖”“最美农业人”“技能比武一等奖”等称号。
“大家共同进步,才是真正进步。”王朝辉常说,只有大家都在进步,我们的团队、学校乃至国家社会才会真正进步,农业发展才会更好。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