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到我校猕猴桃试验站调研

9月20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一行到我校猕猴桃试验站调研,深入了解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及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共同调研,校党委书记黄思光、党委常务副书记邬小撑陪同调研。

吴岩听取了猕猴桃试验站首席科学家刘占德教授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育种区的新优猕猴桃品种资源、试验温室及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成果,详细了解了试验站在本科生教学实践、研究生项目化培养、大学生返乡创业“新农人”培育以及地方技术干部、乡土人才和职业农民培训方面的典型做法与显著成效,并与试验站培养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新农人”及驻站研究生交流,详细了解驻站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和科研开展情况。

吴岩对我校猕猴桃试验站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指出,试验站不仅在猕猴桃产业技术科研攻关、品种推广示范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更为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他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用科技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勉励我校师生团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力度,为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他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人才培养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农林高校要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马及园艺学院主要负责人参与活动。

与猕猴桃试验站师生合影留念_副本.jpg

我校猕猴桃试验站从2006年建立以来,紧密围绕猕猴桃产业重大关键技术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经过18年的建设发展,组成了一支以大学教授和研究生为主体、地方农技人员为骨干的涵盖猕猴桃全产业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试验示范推广团队;创新培育了超低温脱毒、无糖组培(光自养)技术、微嫁接抗性评价技术、品质与抗性为目标的生物技术与传统方式有效结合的育种、现代智能传感设备与感官评价相结合的高效精准品质评价体系、精准精量授粉技术、人工智能授粉蔬蕾蔬花采摘机器人等猕猴桃新质生产力;收集保存猕猴桃种质资源17种(变种)3600余份,选育“脐红”等新优品种9个,制(修)订了陕西省《猕猴桃标准综合体》,发明或新型实用专利14项,陕西省农业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约100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15部。新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全省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省猕猴桃栽培面积120万亩,总产量140万吨,总产值约150亿元,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是农民致富增收“金蛋蛋”。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