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科研新进展】(603)水保学院焦菊英研究员团队在黄土高原暴雨土壤侵蚀致灾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黄土高原极端暴雨土壤侵蚀致灾及蓄排协调防控机制(U2243213)”的资助下,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焦菊英研究员团队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广泛的实地调查,得到115个小流域宝贵的暴雨洪水侵蚀数据:研究了暴雨条件下流域内的土壤侵蚀特征、侵蚀特殊现象“土球”的来源和分布,以及典型农业流域中微塑料分布迁移对暴雨的响应,并提出了一种用于识别流域下游洪水淹没和泥沙淤积面积的新方法。“Using SAR imagery to extract flash flood sediment deposition area in the northern Loess Plateau”发表在Journal of Hydrology上,博士研究生马晓武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焦菊英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在干旱地区,山洪暴发后水体容易迅速消退,致使卫星过境相关区域时难以及时捕获到水体存在的影像。为此,该研究选择了黄土高原北部的定边县2022年7月10日暴雨山洪作为研究案例,基于GEE使用Sentinel-1 SAR影像,开发了一种不同极化组合幂运算方法(PODPC)来自动提取山洪泥沙淤积区,PODPC生成的直方图具有更清晰的双峰特征,可获得更好的分割阈值,总体精度可达92%~93%,与常用的极化相比,精度平均提高了23%。提取的泥沙淤积区可作为山洪严重程度的指标,也可以作为洪水模型的验证和输入数据,从而提高对山洪灾害的科学评估。

6001.jpg

图1 泥沙淤积区分布、厚度和提取精度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4.132045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