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校团委】心怀国之大者,青春告白祖国

​—— 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有这样一群怀揣着梦想与热情的青年学子,他们跨越千山万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2024年7月,我校与浙江大学的学子们共同踏上了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展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之旅。

革命旧址的精神洗礼

延安,这座承载着中国革命厚重历史的城市,犹如一座永恒的丰碑,矗立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在这里,大家从黄土高原的山梁沟峁间,从流淌过岁月的旧址文物间,从革命老区的干部群众间,寻找历史的答案……

实践团的第一站便是延安革命纪念馆,这里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红色精神的宝库。步入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学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思绪被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着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延安杨家岭,79年前,在雄壮的《国际歌》歌声中,代表全国121万党员的547名正式代表和208名候补代表聚集一堂,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在杨家岭的窑洞前,学子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毛主席等领导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正是毛主席在这里提出的,这句话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

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给学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保存着许多革命先辈们工作和生活的痕迹,那简陋的办公设施和艰苦的居住条件,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陕西延安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这里绿树成荫,环境清幽,但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却见证了无数共产党人的奋斗与拼搏。学子们在这里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中共中央在这里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实现了抗日民族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进行了充分准备。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革命圣地的象征。站在山顶,俯瞰着整个延安城,学子们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梁家河的初心追寻

七年的知青生活,最难忘田间地头一同滴洒的汗水,最难忘那碗来之不易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最难忘寂静深夜里一萤火下煤油灯的味道,还有依依惜别时眼中的不舍……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插队落户、劳动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他度过了七年的知青岁月,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实践团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旧居等地,深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历程。在梁家河的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打坝造地、建设沼气池,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这种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办实事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子。

“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在梁家河的实践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学子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更是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这句嘱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坚定的认同。

红色故事的心灵触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故事展现了历史的真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鲜活体现。

《延安延安》真实再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年学子对延安的“朝圣”之心。讲述了一群用青春对抗腐朽,用疼痛对抗麻木,用苦难对抗脆弱,用理想对抗沉沦的年轻人激情燃烧的青春故事。这些敢为天下先,敢为冒险创新的精神深深的触动了学子们,让学子们体会到延安精神的磅礴与厚重。不仅仅是红秀《延安延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一直被传颂着,《红色的起点》《再回延安》《重庆·1949》等众多舞台剧演绎着历史长河中的真实故事,红色故事蕴含的是真善美,传播的是正能量,讲好红色故事,有助于传承我们党的红色血脉,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来自西北农林技大学的冯育璠同学感慨道:“观看红秀《延安 延安》,让我认识了解到中国革命艰辛的十三年,领悟感受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如今的和平年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拼出来的,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会将此次收获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新农人”的求知探索

“农”也是浙江大学的立校之本,有着鲜明的亮点和特色。而西农自建校以来一直扎根杨凌,一代代西农人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贡献“西农力量”,浙江大学的青年学子在假期来到西农“走亲戚”,深入探寻“新农人”的兴农路。

杨凌在农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均担负重要作用和特殊影响,故有“农业圣地”之谓,而西北农林技大学博览园更是汇集了从古至今农业方面的技成就,青年学子们通过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和丰富的标本、模型、实物、文物展览感受着我国农业技和生物技术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了解了农业发展的进程后,学子们先后赴园艺学院、信息学院、动学院开展专家访谈,探索先进的设施农业、智慧大棚农业、芯片技术赋能奶羊繁育产业的发展历程、学价值,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市场前景,更加全面的了解智慧农业是如何从实验室走入田间地头和生产应用之中以及如何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等,胡瑾老师谈道:“我们应该围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传统农业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使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赋能于农业生产,在智慧农业赛道上跑出中国速度,彰显中国力量”。

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此次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强农兴农教育之旅。学子们纷纷表示,要将延安精神带回学校,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民生,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image.png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