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林学院】汇聚绿色力量  共议气候变化

为进一步探讨全球农业生产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享气候变化与农业应对策略,推动绿色能源、生态文明的协同合作与创新发展,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 共同主办, 林学院承办的第十八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生态系统服务与应对气候变化”主题论坛于10月26日在 国际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600.jpg

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5名来自东芬兰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林业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西南大学、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及我校专家展开了学术交流与研讨,分享科研进展,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与气候适应性领域学术前沿,包括气候变化与森林碳动态、生态系统碳吸收的模型的建立,到以土地管理实践协调重要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基于叶片年龄模型估算GPP的季节性变化等最新科研成果。李昌晓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生态工作的经历,对三峡库区的河岸土壤侵蚀、河岸带污染及退化进行了讲解,并提出三峡库区河岸带造林后洪水减弱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重要内容;Blas Mola教授就地中海地区火灾发生问题探讨了地中海森林树种组成、植被动态和地理位置对火灾造成的损害及火灾复发的作用,呼吁应加强对全球森林资源的保护,降低火灾发生率;李强教授作”中国干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作用的综述”主题报告,着重强调了林分结构特征对林冠截流量的重要性;有学者更具体地阐述了芬兰林业的气候适应性特点、光伏太阳能农场对碳封存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净效益与人类活动关系等。

此次会议是国内外聚生态前沿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的学术盛会,通过学术报告和与会交流,全方位展示了国际生态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增强了师生对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认识,为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西农智慧。研讨会的成果无论对于理解生态服务功能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方法和策略,还是促进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创新森林管理和土地利用模式科学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当前,全球已进入气候变化新常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 林学院在抗旱造林技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修复、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响应、林木菌根与抗逆性、重大森林病虫鼠害可持续控制,杨树、油松、核桃、板栗、红枣、花椒、杜仲、元宝枫、仁用杏等林木良种选育与丰产栽培技术、生物质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居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林学院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新农科”建设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统筹抓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等国家战略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