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兽医学

发布日期:2023-10-30

临床兽医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和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2001年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已形成了以动物胚胎工程与转基因技术、动物组织工程、动物生殖生理与生殖疾病、草原毒草中毒病综合防控为优势学科方向的教学科研群体。学科现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拥有家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和陕西省“牛羊胚胎工程与转基因技术创新”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省部级研究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Genomes Biology”“Cell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研究论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OPU-IVP)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破解我国奶牛良种依赖国外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路径。研究成果引发央视新闻、人民网等3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关注和评论。

目前在动物胚胎工程/动物转基因技术、动物生殖内分泌、动物中毒并与毒理学和动物临床疾病4个方向招生。学科始终坚持追求卓越的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的使命,围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推进与国际同学科领先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强化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推进培养质量的提升。自2007年以来累计培养毕业硕士生、博士生近300名。目前在读硕士生、博士生近200名;获省级优秀博士论文3篇。

临床兽医学科重点围绕奶牛乳腺炎、口蹄疫、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疾病,进行抗病基因挖掘与功能验证、基因精准编辑与功能验证,建立并完善安全高效转基因技术体系和转基因牛羊猪生物安全评价体系,创制抗病转基因牛羊猪新品系和生产精细化疫苗的牛羊乳腺生物反应器。深入研究动物生殖内分泌、生殖免疫调控机理,揭示动物繁殖障碍和奶牛乳房炎等发生机制,建立快速、简便、特异的诊断方法,开发实用性临床诊断试剂盒,研究探索现代养殖条件下牛羊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控措施。针对我国西部天然草地毒草灾害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毒草种群分布、毒草生态学与生物学、毒性成分与致病机理、以及放牧牲畜中毒病综合控制技术等研究;开展反刍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代谢标志物筛选和群体监测预警技术等研究。依托中兽医药研究所,开展天然产物药物及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及评价、中药新药的药学、药理、毒理及制剂研究;对兽用中药新药的配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前试验及安全性评价体系等进行系统研究;强化与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的合作,挖掘、研究针灸等技术的治病机制及其在宠物治疗中的应用。

1.pn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