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举办“DNA条形码可以改变人类认知物种方式吗?”等学术报告的通知

  报告题目1:DNA条形码可以改变人类认知物种方式吗?

  报 告 人:黄大卫研究员

  报告时间:2009年5月16日上午9:00

  报告地点:国际交流中心208会议室

  报告题目2:飞蝗两型转变的基因调控

  报 告 人:康乐研究员

  报告时间:2009年5月16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国际交流中心208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黄大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九三学社社员。1982年南开大学生物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分别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1992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从事合作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昆虫学报》主编、亚洲太平洋地区昆虫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全球生物分类倡议协调机制成员、国际生物系统学家网络东亚局域网中国协调员。

  主要成就:主要从事支序系统学理论、膜翅目系统学、动物地理学、生物进化和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发表科研论文 130多篇,专著4部。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 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同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参加);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一项,三等奖一项(第四完成人)一项。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第三完成人)。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第三完成人)。目前主持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基于形态、行为和基因的榕小蜂物种身份识别及协同进化研究》。

  康乐:
  康乐,男,1959年4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兼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Courtesy Professorship,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家生态系统功能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直翅类学者学会会员、国际应用蝗虫学协会协理、德国直翅类学者学会外籍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态系统联络组专家代表。担任Insect Science主编,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编委。

  主要从事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长期从事草原退化与蝗虫群落动态关系的研究, 研究了草原放牧干扰下蝗虫群落动态及其多维生态位,阐明草原放牧活动与蝗虫成灾的规律以及种间的相互关系。从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化学生态学等方面系统地揭示了草原环境变化与蝗虫生态适应性的关系。主要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用于美洲大陆与欧亚大陆蝗虫生态学比较研究。 研究了斑潜蝇的抗寒性,阐明美洲斑潜蝇在中国分布北界,拉美斑潜蝇替代美洲斑潜蝇的抗寒生理基础以及斑潜蝇与寄主植物和寄生蜂的相互作用关系。现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专著2本,论文集2册。研究工作在PNAS,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Royal Society(B), Genome Biology, Global Change Biology , PLoS One, Evolution, Insect Molecular Biology等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曾获中国第三届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专家。

 

                  植物保护学院
                  2009年5月16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