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系列学术报告(十四)

报告人及题目:

黄朝锋:植物抗酸性土壤铝毒分子机制的最新进展

陈 栩:生长素协调大豆高效结瘤固氮—从机制研究到育种应用

阮文渊:作物磷养分高效利用调控

陈志长:大豆根瘤矿质营养运输与共生固氮

报告时间:2024年8月22日下午14:30

报告地点:南校区交流中心104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黄朝锋,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获日本爱媛大学博士学位;2009-2010年日本冈山大学资源植物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2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2016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2016.12至今任职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黄朝锋课题组主要从事植物营养逆境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酸性土壤的铝毒害问题,综合采用遗传、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各种手段解析植物抗铝毒和铝毒信号转导机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Molecular Plant, PNAS, Plant Cell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20多篇研究论文。

陈栩,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生物育种系主任。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2010-2015年先后在比利时根特大学VIB-PSB研究所和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以“青年*************计划”入选者的身份入职福建农林大学并入选“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入选福建省“************计划”、2023年获得福建省青年科技奖。陈栩博士带领“大豆固氮高效改良及分子育种”团队,以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大豆作为研究对象,以生长素为研究中心,探索生长素和环境因子协同调节大豆根瘤固氮活性的机制,通过精准控制生长素途径促进大豆根瘤生长并提升固氮活力,有效改良土壤肥力,实现增产增效。近年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ure、Developmental Cell、Plant Cell、PNAS、New Phytologist等国际高水平论文二十余篇,先后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面上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陈志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2013年博士毕业于日本冈山大学,随后得到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支持,在日本资源植物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作物养分高效方面的机理研究工作,尤其关注作物镁营养的研究以及大豆根瘤矿质营养的研究。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Current Biolog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兼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十届植物营养分子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与第十届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土壤肥料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亚热带植物科学》期刊编委、Plant and Soil期刊编辑等社会职务。

阮文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担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十届植物营养分子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 “领军人才”、“青年英才”等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作物高效利用土壤氮磷养分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PNAS、JIPB 、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并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大北农人才奖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


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24年8月15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