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别样征途】缘因凤岗起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等栏目(近期特别增加“抗疫岁月”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0f0bd7b0153a4164b035a2ae6593c6b1.jpg

刘明宇(左一)在火地塘实习


自从离开了凤岗通讯社之后便很少再写文章,今日写下此文时不免感慨文笔已有些许的生疏。我对于校报记者团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它是从大一到大四贯穿了我大学生活的一个组织;更是陪伴我,见证我成长的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进入校报记者团其实纯属偶然,大一入学时加入了学院的宣传部,后经宣传部的学长介绍参加了校报记者团的笔试和面试,仍然清楚的记得当时在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几乎坐满了参加文字组笔试的同学,至今想起来仍觉得十分紧张,同时暗自庆幸自己顺利的通过了笔试和面试。经历了加入后短暂的喜悦之后,更多的便是对自我的鞭策,要让自己快速的成长起来,更快的适应学生记者这个新的身份。

校报记者团的办公室不大,却十分的温馨。墙上贴满了各种照片,有工作照,个人照,也有大家的合照,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对面的高年级的办公室,里面摆满了文件柜,里面讨论工作的小白板上也写满了各种计划。当时大一的时候对于对面那间办公室真是无比的向往,可是许多的故事还是从北面的这个办公室开始的。

校报记者团的值班计划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刚上大一的我们来自天南海北,来自不同的专业,见过不同的人事物。每周一次的思想碰撞可能会因为起初的生疏而略显沉闷,但是熟络起来却只需要短短几次。许多一起值班的小伙伴现在仍然可以很快的说出他们的名字,也可以想起一起值班时的趣事。除去值班,高年级的同学还鼓励我们多去校园里走一走,锻炼自己对于新闻的敏锐度,而正是这一倡议,让我有了第一篇刊发在校报上的文章。

2016年3月15日,凝聚了我以及许多其他同学心血的新闻调查《爱心自行车“爱”的如何》成功见刊,当时的我们如同完成了一项非常伟大的任务,同时我也知道,我已经交出了作为学生记者的第一份答卷。同时这一切的成功也离不开我师父的精心策划以及靳老师的悉心指导。

我的师父张世君学姐是一个非常干练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她总是走路带风的存在。在我进入校报的第一年中,师父事无巨细的给我讲解作为一名学生记者的注意事项,以及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后来由于师父忙于学业以及其他的事务,并且分处南北两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变少了,但每一次在校园中见到师父,她急匆匆的步伐都会给行事稍显懒散的我敲响警钟,可以说,我后来推免到武汉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世君学姐推免到浙江大学的激励。

靳老师则更像是一位十分和蔼的大家长,从方方面面关心着我们。初识时觉得老师不苟言笑,似乎有些难以接近,可是后来发现非但不是这样,老师经常抽时间来参加我们的例会,努力的创造机会认识我们每一个人。靳老师有着非常雄厚的专业知识,同时他的讲座培训又十分具有感染力,所以在大一大二时我几乎没有错过靳老师的每一次培训。通过这一次次的培训和一次次出任务时与靳老师的交流,我们变得愈发熟悉。

靳老师在给我安排校报记者团内部的任务亦或是帮助其他老师进行宣传工作的任务时,都是在询问我们的近日安排并且遵循着自愿原则,这些确实让我觉得十分的暖心。而且通过靳老师为我安排的任务,我同样认识了许多其他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例如与靳老师同属党委宣传部的张琳老师。我和张老师相识于共同为学校试验农场进行的宣传工作中,后续又陆续和张老师有过几次合作,现在回忆起来也是一段珍贵的经历。

杨凌农高会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会”,我自然是没有缺席过一次的,除却大一上学期作为实习记者参与农高会的新闻报道,后续三年的记者证我留存至今。农高会时工作任务是非常紧张的,由于新闻的时效性,我们通常都会熬夜以确保新闻稿件可以在第二天准时发出。当然比这些更值得回味的,是选题会上写的满满当当的黑板,从坐在下面绞尽脑汁到站上讲台侃侃而谈;是每次结束采访时,需要从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徒步走回学校,一路上大家的欢声笑语;更是自己从一个“学生”变成“老师”,再看着自己的“学生”变成“老师”的一种传承感。

大三是由于学业繁忙以及南北校往来之间的不便,与校报记者团的小伙伴以及下一届新加入的小记者们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再次参加校报记者团的例会已经是19年的4月份,那是的校园里已经初见毕业的气氛,也在恍然间惊觉自己和这个大家庭只有两个多月的时光。重新站上讲台,台下陌生的新面孔中熙熙攘攘有些许熟悉的面孔,但是我并不会感到紧张,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不论之前是否熟悉,在校报记者团之中我们都会敞开心扉,这可能就是靳老师所说的“传承”吧。

再次回到办公室,之前值班的办公室已然被翻新,重新粉刷的墙面和新购置的学习书籍,但是消失的照片墙还是让人感觉已不若当初。偶尔去到对面的办公室,或翻看文件柜里我们为校报所留下的东西,或与正在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交流,给他们鼓励,都会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直到毕业离校的前几天,我没有再缺席过一次校报的活动,或例会或经验交流会,只想让自己能再多以校报记者团记者的身份为自己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临别时,靳老师特地与我们几个仍在学校的同学们饯行,并亲自开车送我们去车站,为身处离别伤感中的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感动。

其实在校报的这四年,我得到了太多交流和写作方面的锻炼,同时也正是作为学生记者,让我接触到了太多太多有意思的人们,为农民答疑解惑的石斛种植专家、参加农高会的内布拉斯加代表团,杨凌区的青年创业代表,试验农场尽心尽责的工作人员,还有校运会上在团体项目比赛中乐在其中的教职工们。

在和各行各业人员的交流过程中,我的交流能力和阅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两次采访,一次是在我农高会采访中遇到的澳大利亚的一位农场主,作为农学院的学生,我们聊了许多有关两国在发展农业的方式和模式上的不同;还有一次是在国际学院的协调和帮助下,和国际学院各国的留学生们一起畅所欲言,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和与农高会的故事,说实话那是我第一次和将近十个外国朋友同时交谈,对我自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好在我成功的完成了采访并将采访的录音整理后和黄绚一起完成了《一个柬埔寨留学生的农高会故事》。这篇通讯也帮我们拿到了2018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

如今已毕业大半年有余,之前校报的小伙伴们散布在世界的各个城市,身处在不同的岗位之上,但是我们之间仍未“失联”,我们仍以“学长学姐”互称,仍然相互鼓励去走进人生的下一阶段,一如当初一同出任务时那样。我自诩是一个念旧的人,这四年中与凤岗通讯社的战友们所经历的,被各种载体所承载的回忆,足以让我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细细回味,并不会被岁月侵蚀了原本的样貌。

期待有时间能回去看一看,看一看当初一起奋战过的办公室,看一看可爱可敬的“大家长”靳老师,看一看那时凤岗通讯社的小记者们,看一看我们心中,是否会有相同的记忆。


作者信息:刘明宇,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推免至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


编发:刘则言

责任编辑:靳军



Baidu

编辑:刘则言

终审:靳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