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茶座】铸国防基石 做民族脊梁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我的家乡在四川绵阳,它被称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有着“西部硅谷”之美誉,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工业、科研生产基地和人才基地。而著名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就坐落在美丽的涪江畔。
提到“中物院”,可能大多数人都很陌生,但如果提到“两弹一星”,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中物院”的旧址位于绵阳市梓潼县,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的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我国总共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这里指挥完成了22次,“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等科学家都曾在这里为国家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北京、青海到绵阳,“中物院”几经易址,但其“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根却丝毫没有动摇,而这种使命感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继续奋斗、砥砺前行。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绵阳人,对于我来说,邓稼先等杰出科学家不只是印在课本上的一个个名字,他们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从小时候的科技夏令营到后来的红色旅游参观,“两弹城”,也就是“中物院”旧址,对我来说早已不陌生。在绿树的掩映下,坐落于长卿山西麓的红色楼群显得不那么起眼,这里就是“中物院”的旧址,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众多景点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邓稼先旧居办公室:一部电话、一张办公桌、一对沙发和一台手摇式计算机,邓稼先在这里办公的场景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简陋的陈设仿佛在诉说着不平凡的过去。
家国情怀
20世纪50年代,即使海外的导师以及朋友再三挽留,邓稼先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国内。当时核武器技术为核大国所垄断,为了改变如此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做出研制核武器的重要决策。邓稼先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众多科技骨干一起,积极投身于核工业的建设和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中。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从各大学术刊物上消失了,他的身影也淡出了朋友的视野。然而,这一消失就是28年。
邓稼先没有选择海外安逸的工作生活条件,而是甘当无名英雄,在偏远山区,为发展祖国国防科研事业,默默奋斗了几十年。在投身核武器研制前,邓稼先曾对自己的妻子说过这样一番话:“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算为它死了也值得!”在青少年时代,邓稼先就树立了科技强国的理想,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誓言。
责任担当
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在核试验基地担任领导工作的邓稼先总是出现在核试验的第一线。一来可以掌握第一手信息,二来也增强了操作人员的信心。
1979年,在一次核试验中核弹头未爆。为了弄清故障发生的原因,邓稼先及时进入事故现场,抢先将原子弹碎片拿在手里仔细检验,他说:“你们进去了也不能解决问题,这是我设计的,责任书上的签字人,是我!” 他的妻子知晓之后,带着邓稼先去做了身体检查,果不其然发现了放射性物质,而也就是这次事故让邓稼先患上了癌症。在晚年时期,即使身患绝症,邓稼先仍然坚持自己安装雷管,他用几近命令的口气对其他人说:“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邓稼先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作为领导者身上所体现出的责任感。
艰苦奋斗
50年前,中物院依照“靠山、隐蔽、进洞”的三线建设精神指导,在西南偏远山沟里定居下来。一群胸怀大志、无私奉献的中国科学家,在这里书写了中国核工业蓬勃发展的辉煌篇章。
山沟里的生活条件不容乐观,大多数时候科学家们都是一边做研究一边种菜挑粪。与此同时,棘手的交通问题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邓稼先等一众科学家积极探索、攻坚克难,最终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
老一辈科学家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誓言,而这种光荣的使命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投身于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中。“两弹一星”精神不仅为民生提供了保障,也激励着年轻一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作为一个即将走上科研道路的年轻人,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已成为激励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作者:生命学院 生技173班 张艺铃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