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老师荣获共和国勋章,尤其是在国家强调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时期,种业的同行们都非常的振奋,我们深受鼓舞,工作就更加有干劲儿了。”
9月14日下午,记者在办公室见到吉万全时,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吉万全,1963年出生于陕西合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那时种麦靠天吃饭,他对小时候的第一印象就是“吃不饱”。1979年,怀着梦想的吉万全考入西北农学院农学系。1985年,又考取了李振声研究员的硕士研究生,在李振声的悉心栽培下,开始了小麦育种科研之路。近30多年来,他培育小麦优良新品种16个(其中国审8个),累计推广面积5000多万亩。
“李老师所做的探索性的研究,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他不仅研究了,而且自成体系。他的研究思路开阔,学术思想、思维很活跃、超前。他的这些思想对我的科研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跟随当时已成为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科学巨匠的李振声老师求学、科研的日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对吉万全来说却是自己科研生涯中一段最难忘的经历。
守望麦田 中国又多了一位“袁隆平”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也是影响中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对小麦生产具有毁灭性的影响,大流行年份可导致小麦减产40%以上,甚至绝收,为此,很多科研人员都在努力寻找更抗病的小麦新品种。
1952年起,李振声大胆设想将野草的抗病基因传递给小麦,增强小麦的抗病性,并着手试验,但当时还没有人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上取得成功。
这是一场小麦育种史上的拓荒和科学攻坚。从选用偃麦草进行杂交,到“小偃6号”诞生,李振声和他的课题组花费了整整25年。期间,他带着一群群年轻人在杨凌反复播种、授粉、筛选、鉴定……遇到失败和困难,他总是鼓励大家,说这个项目成功了,对国家将是很大的贡献。
1977年,李振声课题组终于培育出抗病、高产、稳产的“小偃6号”,而且磨出的面筋道好吃,很快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1978年,“小偃6号”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小偃6号”标本收录为展品。
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系统和缺体回交法;育成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截至2003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逾75亿公斤,并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被誉为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
细数李振声院士取得的成就,吉万全说,虽然当时在杨凌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比较艰苦,但老师正是凭借着“细致、亲历亲为、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才能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
先生风范励后人
“李老师平易近人,没有任何架子。我们试验播种的时候,他虽然很忙,但总是抽时间和我们一起开沟、装土、收割、拉板车,啥活都干。”
吉万全记得,1985年9月底,他第一次跟李振声来到试验田,头一项工作就是开沟,当时年轻力壮的他很快就开完沟。
“你这沟开得不直、深浅不一,我们做育种要用心更要细心,每一步都容不得马虎。”当时已经54岁的李振声说完就熟练地向吉万全示范如何正确开沟。
虽然开沟是一件小事,但老师亲力亲为,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却在吉万全心里深深留下烙印。
如今,每有新生报到,吉万全总要带他们去田里走走,收一次小麦。“我们搞农业科研的,要不怕苦不怕脏。不到地里,就发现不了问题,这是做小麦研究的基本功。”看着被汗水浸湿衣服的吉万全,一届届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也养成了吃苦钻研的习惯。
1987年,在杨凌扎根31年的李振声被调往中国科学院担任副院长,虽然离开了杨凌,但他也一直牵挂着杨凌的发展和小麦育种工作。
“我就是从杨凌走向世界的,在杨凌也一样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2005年,李振声在 作报告时曾豪情满怀地鼓励广大师生。
“我经常在一些种业学术交流活动中和老师碰面,也常在去北京工作之余拜访老师,每一次见面,老师都很关注杨凌小麦育种工作进程,会给我一些前沿性的指导,鼓励我们要把品种培育好,要为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吉万全告诉记者。
冬种夏收仓廪满,一“麦”相承流芳华。如今,吉万全扎根杨凌,接过了李振声的“接力棒”,在育种工作的同时,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生50余名,为我国三农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